□记 者 隋翔宇
通讯员 张海庭 孟 岩 报道
本报烟台讯 8月11日,在烟台市牟平区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栾会光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带头人栾会光正在跟其他科研同事交流。“我们正在研究对公司的冶炼直启设备电路进行改造,使其成为备用电源,以防转向系统出现故障。”栾会光说。4年来,“栾会光创新工作室”已完成20余项技术创新,为公司带来5千多万元的经济效益,被评为省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实践的主体是企业职工。近年来,牟平区立足企业实际,通过搭建创新工作平台、创新竞赛平台、教育培训平台等“三大平台”,厚植企业创新生态,构筑职工素质提升快车道。目前,全区共创建省、市、区级企业创新工作室11家,催生创新成果147项,45项获专利证书,创效达2亿多元;组织培训职工近2万人次,取得发明成果500余项,创造先进操作法600余项,为企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能量。
创新平台是企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坚持创新、合作、发展的方向,通过在重点企业建立创新工作室,整合企业资金、技术、科技和人才等资源,靠典型引领,以点带面培树企业创新能力。对骨干企业和成长型科技企业,分类别设立专项扶持引导基金,进行差异化扶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以2个院士工作站、13个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搭建中小企业公共科研服务平台,确保年内新成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5家以上,5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认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70%以上。
搭建创新竞赛平台,为企业和职工提供“出彩”机会。该区广泛开展职工技能“大比武”、争创职工创新工作室活动,最大程度地激发了企业和职工参与创新活动的热情。同时,该区总工会组织各企业积极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与中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联合办班,提高企业职工学历技能水平。其中,丽鹏股份的职工贺传提自行研制的铝塑盖安全扣装配机等6项创新获得国家专利,填补了国内瓶盖生产行业的技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