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坎。记者 黄琪奥 摄
1862年,一支队伍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今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附近。
前有强敌,后有追兵。战士们脸上写满了疲惫,但他们却不能休息,因为前面还有一座大山需要跨越。
披荆斩棘,战士们在年轻主帅的带领下终于越过了这座大山,进入石柱境内,并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酒足饭饱之后,年轻的主帅再次登上山顶,望着周围的悬崖峭壁,回味着刚刚喝下的石柱砸酒,不禁诗兴大发,挥笔写下诗歌一首:“万颗明珠共一瓯,王侯到此也低头。五龙捧起擎天柱,吸尽长江水倒流。”
“当时进入石柱的军队就是太平军,那位年轻主帅就是著名的翼王石达开,大寨坎就位于太平军跨越的那座大山之上。”150余年后,再度吟诵起石达开所写的《咏砸酒》,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陈鱼乐无不感慨地说。
“在渝东南,民间流传着‘看得见屋,走得你哭’的谚语,这句话用来形容大寨坎是再贴切不过了。”石柱文物专家蒋屏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记者发现山顶的东寨门似乎不远,但中间却横亘着一条依山崖而建的栈道,栈道两边飞崖峭壁,让人望而却步。
蒋屏介绍,修建于南宋年间的大寨坎,不仅是历代石柱土司节制九溪十八峒的重要关卡,也是由川入鄂的重要通道。因其地势险要,大寨坎古道自修建以来就被称为“蜀中第二剑阁”。
“它还是西沱古盐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蒋屏说,当年背盐的挑夫们,背着沉重的担子,一步一步走过这条栈道,把盐送到各地。
“险峻的地形吸引了不少文人骚客在此吟诗作赋。”蒋屏说,清乾隆四十三年,曾担任丰都知县的张伟游历到此时,挥笔写下一首《大寨坎》,形容此处“万丈危梯九曲盘,惊魂飞魄碧云端”;道光年间的诗人张大令也用“此身飘忽来高顶,蜀道平平不算难”之句,写出了大寨坎之险。
时光荏苒,当初的雄关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当记者跟随专家登上大寨坎时,除了寨门外,昔日古道上的鼓角铮鸣、悲欢离合已然远去,只有呼呼风声从耳边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