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沈丽莉
曾几何时,说起酒钢辉煌的历史,酒钢人无不以此为傲,连续多年入围中国企业和中国制造企业500强。
然而,就是这个曾创造过无数辉煌的西部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也未能躲过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强烈冲击,2015年至2016年2月,连续14个月的亏损让这家钢铁企业一度处于生死边缘。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不仅要有良方治病,更要在病去后“强身健体”,才能激发起企业在市场中的活力。面对困境和挑战,省国资委与酒钢集团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全面深化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以市场化改革为主线的国资国企改革。
寻病根
酒钢集团是典型的传统国有企业,其矛盾问题极具代表性:
——管理体制僵化。集团管控延续单一钢铁产业的主辅管理模式,对主业管理高度集权,对辅业管理放任自流,母子公司权责不清晰;公司治理层面,现代企业制度有形无神,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叠、权责不清。
——经营机制不活。长期受计划经济传统思维束缚,各级经营管理者官本位思想严重,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滞后。子公司缺乏经营自主权和面向市场经营发展的主动性。
——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钢铁、电解铝、能源电力三大主业都处于产能过剩行列,产业链条短,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拳头产品,同质化竞争产品的成本费用又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低。主业集中度不高,主业之外沉淀大量低效资产和股权。
——党的建设弱化。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党员和干部队伍改革创新意识不强,主动担当、主动作为的责任意识、执行能力和团结带领职工攻坚克难的劲头不足。
开良方
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是国企摆脱困境、转型发展的唯一出路,这也成为酒钢集团制订一系列“治病”方案的总体思路。
根据省政府国资委《省属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案》要求,按照战略先行、问题导向、注重实效、对接政策的原则,酒钢集团公司制定出台了《酒钢集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对具体的工作制定了计划目标和实施措施。
2016年8月31日,酒钢集团在其所属子公司酒钢宏兴榆中钢铁公司将一期两座420立方米高炉和两台40吨转炉关停,压减生铁产能100万吨,粗钢产能140万吨,并切断拆除水电气供应,拆除动力装置,封存冶炼设备,不再恢复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