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韩轩)昨天上午,创作出《唱支山歌给党听》《节日序曲》等作品的上海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朱践耳先生因病辞世,享年95岁。根据朱践耳的遗愿,不开追悼会,遗体捐献医学研究。
朱践耳原名朱荣实,1922年出生于天津,在上海长大。他从小受广播中播放的交响乐影响,后来深深喜爱聂耳创作的充满革命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于是更名践耳。“聂耳如果没有走得那么早,他一定是中国的贝多芬。我改名‘践耳’,就是一心想继续走他没走完的路。”朱践耳曾这样说。
1945年,朱践耳投奔苏北解放区,歌曲《打得好》就是在此期间创作的。1955年,他被文化部派往苏联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系留学,最后两个学年中,他创作了管弦乐作品《节日序曲》与《交响曲——大合唱〈英雄的诗篇〉》,均被苏联国家电台选中,作为永久性的保留曲目而收藏。回国后,朱践耳创作了《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等群众歌曲。
朱践耳也是音乐界老当益壮、笔耕不辍的典范,他的交响乐创作历程从花甲之年开始,在随后的20年中创作了10部现代交响乐。“朱践耳先生是迄今为止中国最高水平的作曲大家之一,无论从作品数量还是质量上来说,都是中国交响乐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得知朱践耳逝世的消息,赶往其家中的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杨燕迪说,“除了交响乐之外,他还创作了大量的管弦乐、室内乐和声乐作品,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地位不可撼动。”
音乐会舞台上,朱践耳的作品一直在广泛流传。时至今日,上海交响乐团还会在每个乐季中安排朱践耳作品的专场演出,朱先生也会到场观看演出。回忆今年6月,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还在北京音乐厅上演“龙声华韵”《英雄的诗篇》朱践耳作品专场音乐会。为这场音乐会担任指挥的是著名指挥家陈燮阳,朱践耳生前大部分曲目的首演也都是由他指挥。陈燮阳回忆,60多岁时的朱践耳在写完《第一交响曲》后,“先生有一夜从梦中惊起,大呼‘悲剧没写够’,于是有了《第二交响曲》,这一部在技法和内涵上更精炼和有深度。”
作为与朱践耳合作多年的指挥家,更让陈燮阳难以忘怀的是他的细心,“朱先生自己除了写作和排练什么都不顾”,可对朋友和后辈的关照却无微不至。陈燮阳家中还留着一个牛皮纸信封,上面简单而俏皮地写着:“陈燮阳老友,排练辛苦,吃点巧克力。”这是上个月,95岁的朱践耳看陈燮阳排练劳累,带给老朋友的小礼物。这让人想起朱践耳给自己写下的一首自勉“小诗”:“老而犹顽,顽似一童。童心率真,真无忌惮。”如今字迹仍在,斯人已逝,令人伤感。
年过九旬的朱践耳听乐团排练。 供图/上海交响乐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