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承包的埃及500千伏输电工程贝尼苏韦夫—迈家盖段施工现场。
本报记者 韩晓明摄
“尼罗河边,有了新地标!”
174.8米高,比著名的胡夫金字塔还高近30米;间距910米,横跨宽阔的尼罗河两岸……在埃及的贝尼苏韦夫省,被当地人视为新地标的,是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建造的两座输电塔。
7月下旬,人民日报社代表团在埃及、奥地利、德国访问时,随处可见中国企业的影响力。从非洲北端到欧洲中心,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让各个国家看到中国质量、感受中国速度、赞叹中国标准。
去年12月6日,奥地利格拉兹市。一辆18米长、装载超级电容的绿色大巴,在蒙蒙小雨中行驶,与茵茵绿草相映成趣。当天,这台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为格拉兹市定制的储能式现代无轨电车,首次在测试线路上开跑,不需要“大辫子”,一次快速充电即可跑完全程。
中车株机(欧洲)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陈强还向我们介绍,株机公司在2016年柏林展上实物展出的“蓝色炫彩机车”,是全球第一台超级电容+蓄电池的混合动力调车机车。这种具备自主产权、精细制造的高性价比产品,已成为“中国制造”的名片。
埃及开罗的新开罗区,有一片花木掩映的小别墅,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埃及500千伏输电工程项目组的办公楼就在这里。一层大厅里,放着一个电网规划沙盘。2016年1月,中埃两国元首共同见证,这一中埃产能合作首个项目成功签约。当时,国家电网的工作人员,就是用这个沙盘向两国领导人进行介绍的。
现在,这样的沙盘正在变成埃及的现实。“400米间隔起一座高塔,塔高70米,平均用时不到7天。”项目经理蔡永平说。按照这样的速度,这条总长1285公里的输电线路,只要一年就能贯通。而按照当地电建公司施工水平,需要五六年才能完成。
“我们最大的优势,一是前期的规划,二是施工的流程。”蔡永平说。在施工现场,工人穿戴整齐,头戴安全帽,在将近40摄氏度的高温下打地基、建高塔。而无人机在高塔间穿梭的场景,更引来很多埃及人围观。这样的施工现场,让人看到中国企业的高标准、高水平。
近年来,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更多发挥综合优势,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由单一的产品输出到“产品+服务+技术+投资”的系统方案输出,实现质量和效益的双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