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城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内,暑假期间中小学生就近前来参加书法培训学习。近年来,昌城镇不断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把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镇财政预算,2016年文化建设支出39万元,2017年安排预算44万元。依托镇为民服务中心新建4200平方米的综合文化站,在诸城市率先试点总分馆制。
□ 本 报 记 者 张 鹏 杨国胜
本报通讯员 李 芳 刘旭旭
正值暑假,诸城市昌城镇杨义庄社区的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成为中小学生的好去处,每天吸引几十个孩子在此读书、阅览。作为诸城市最早建立并运行的农村社区之一,杨义庄正打造成为特色文化型社区。
杨义庄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民俗展馆、老游戏长廊、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党员活动室、法律咨询室等,发挥宣传文化、党员教育、体育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普及、历史文化展示等六大功能,达到省级二类以上标准。依托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当地成立了由“五老”志愿者组成的社区业余文艺宣传队,定期排练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节目。为提高文艺宣传队表演水平,还专门购买音响、洋琴、京胡、二胡等乐器,邀请专家领导对文艺宣传队员和文艺爱好者进行专业指导,不断提高表演水平。“社区自成立以来,我们就立足文艺爱好者较多、居民文化需求较高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杨义庄社区党委书记许传孝介绍说,随着城乡一体化和农村社区化建设进程加快,农民几千年以来生产生活所用的器具已成为历史,逐渐被人们遗忘,“我们把这段历史重新捡拾了起来。”
今年5月,杨义庄社区建立了昌城镇首个社区民俗展馆。该展馆建筑面积45平方米,包括杨义庄村由来、党的历史、杨义庄村大事记、杨义庄荣誉展示、杨义庄名人榜及杨义庄村部分老旧物件展示等8大板块。杨义庄民俗馆自今年7月份开馆以来,前来参观的社区群众络绎不绝,成为村庄居民追忆过去峥嵘岁月、展望未来美好生活的群众性教育基地。
杨义庄特色文化型社区的建立,不难找到源头。在昌城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层次都走在诸城各镇街前列。去年,该镇荣获“全国学习型乡镇”荣誉称号。诸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整体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去年全省农家书屋工作现场会就在诸城召开。全国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建设,首先在昌城镇试点,逐步推广,实现了图书馆、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城乡联动一体化建设。
昌城镇党委副书记王荣春介绍,昌城镇为15处农村社区配套建设了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文体广场等基础文化设施,社区共有藏书7.6万册、电脑282台,17处文体活动广场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为社区居民文化休闲提供活动阵地。同时,该镇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全镇文化人才数据库,按照“镇上有专家、社区有队伍”的建设思路,完善了文化人才服务网络,鼓励和扶持社区成立各类业余文艺团队。目前,昌城镇(包括15处社区)文化活动队伍达32支,每年开展文化活动30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