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11日消息(记者公秀华)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方,建设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各试验区的改革进展备受关注。江西银监局相关负责人昨天(10日)透露,目前赣江新区的绿色金融改革正在推进,那么,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的“赣江模式”有什么特色?
绿色金融不仅服务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投融资,还兼顾支持环境改善,应对资源解决高效利用等多层目标。从顶层设计出发,绿色金融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被选为试验区的五省区过去几年不断出现绿色金融创新。以民间金融发展好的浙江为例,目前,浙江省绿色信贷余额超过7400多亿元,在全省各项贷款中占比超过9%,而且资产质量优良。
这两个月里,各试验区积极响应,具体实施方案或细则陆续公布。江西银监局副局长李青川说,他们也将积极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的赣江模式,目前这方面工作正在三个方面推进。
李青川指出:“一是突出生态优势,鼓励银行业加大对绿色农业、绿色工业以及绿色服务业的支持力度。二是突出集聚效应,鼓励支持赣江新区设立绿色支行的同时,支持其设立村镇银行,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外银行在赣江新区内设立分支机构。三是突出差别化原则。一方面,要求银行业打好‘发展绿色产业’攻坚战和‘压降过剩产能’歼灭战。另一方面,在监管中坚持差别化原则。”
虽然绿色金融发展迅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也在落地开花,但风险隐患日益受到关注。李青川提醒,要高度警惕绿色金融优惠政策在执行中出现不当行为,导致“绿色金融”并没有真正为绿色发展服务。
李青川说:“一是虚构绿色项目。即通过虚构绿色项目材料,从银行骗取信贷资金;二是变更项目投资金额。三是变更资金用途,借绿色项目名义进行融资,实际资金挪作他用。”
江西银行行长吴洪涛从银行实践角度分析,绿色金融存在的一些风险主要源于两方面因素。
吴洪涛表示:“一方面是信息不对称,企业本身隐藏信息,或者是对现金流的隐藏,造成还贷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假绿、伪绿、漂绿,因为绿色的标准要进行很强的识别。”
对此,李青川建议,作为监管部门,应制定绿色金融规范标准,做到对绿色项目认定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此外,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也要建立绿色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加强绿色金融的监督检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