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广寅
通讯员 赵梦 李长莲 徐宝军 报道
本报东营讯 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西隋村,189口人67户,拥有耕地2200余亩。虽然守着这偌大的农田,收成却不理想。因为该村位于全垦利区排灌系统的最下游,从建村到现在50多年农业生产靠天吃饭,收入低且不稳定。2014年,西隋村被列为“省定贫困村”,是全镇乃至全垦利区脱贫难度最大的一个村。
2015年7月,东营市气象局选派吕振峰到西隋村挂职“第一书记”,驻村帮扶,让村民们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听说他是咱垦利区下派干部中年龄最大的一位,还曾经做过副乡长、县气象局局长。一开始我们就对这个在基层呆过的第一书记抱有很大希望。”西隋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军说。而在吕振峰看来,西隋村作为黄河口镇最偏远的一个村,连续多年贫困、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相脱节,肯定有其特殊原因。
带着疑问,在初入西隋村很长一段时间,吕振峰与村两委、党员、村民,特别是贫困户进行深入细致地座谈交流,对村情、民情、民意、产业发展等整体情况有了详细全面的了解。他发现,全村耕地面积达2200余亩,但由于缺乏基本的排灌设施和蓄水设施,黄河水引不过来、蓄不住,村民只能靠天吃饭,加上种植结构单一,村民收入较低,村集体无收入——“水”,才是西隋村致贫的关键因素。“解决了水的问题,就抓住了脱贫的‘牛鼻子’。”吕振峰说。他利用3个月的时间,带领村两委、贫困户代表先后8次到潍坊市、广饶县、利津县、河口区等地考察学习,更新了观念,开阔了思路,最终确定实施水库项目,以从根本上解决旱不能浇、涝不能排的问题。
经过各方协调,在吕振峰的带领下,西隋村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建成了占地185亩,蓄水30万立方米,能控灌1500亩耕地的高标准水库。“我们做梦都想有个水库,吕书记帮我们圆了‘水库梦’!”年近七十的老党员丁湘溪感慨地说。
有了水,配套工程提上日程。吕振峰又进一步争取土地、水利部门支持,先后实施了总投入1020万元的节水灌溉项目、总投入548万元的未利用土地整改项目和总投入130万元的“一支渠”恢复项目,全部项目完成后能使全村每年增加65万元(人均3500元)的收入。同时,他又积极争取垦利石化集团、垦利新发制药两家企业的支持,建成了10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
到2016年年底,实现收入6.5万元,平均每个贫困人口增加收入1000元。注册成立了由贫困户广泛参与的“垦利春晓农作物种植合作社”,2016年流转300亩土地,种植了青贮玉米,实现收入3.5万元,平均每个贫困人口增加500元。
2017年春节,为了对这位第一书记表达感谢,村里一名贫困户贴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水库浇出幸福路”,下联为“光伏温暖村民心”,横批“扶贫政策好”。
今年6月,吕振峰的第一书记任职到期,即将回原单位上班,但与其朝暮相处的西隋村村民不干了。“两年的时间,他带领我们村干出的名堂,大家有目共睹,更想让他继续留下来。”丁湘溪告诉记者,为了能让这个能人继续留任村里的第一书记,西隋村村民自发拟定了一个请愿书,并在请愿书上按下手印,明确表达挽留吕振峰的意愿。
在看到村民们自发留住自己的一幕时,吕振峰感动了。“没想到大家都这么相信我,支持我。”吕振峰说,在村民的呼声和组织的安排下,他最终顺利继续留任了第一书记。
扶真贫、真扶贫,扎实、真实、获得群众认可的脱贫实践让吕振峰成为东营市扶贫战线上的优秀代表。而对于吕振峰而言,他的关注点则不在往日的成就上,而在未来两年如何让西隋村在现在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脚踏实地为老百姓干点儿事儿,咱心里舒坦。”吕振峰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