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持续高温,家家户户的空调昼夜开着。就是这样,人们还觉得热。不少老年人坐在渠边的树下乘凉,手里拿个小广告扇子摇个不停。这让我想起扇子的一些事儿来。
我小的时候,还没有电扇和空调,每到夏天来临,扇子就成为消暑度夏最好的取凉用品。大人小孩人人手里拿着一把扇子,有纸扇、蒲扇、竹扇、布扇、麦秆扇等等,各种各样,五花八门。我们当老师的也和扇子有着不解之缘。六月里,正值中考高考,我们去监考,或者暑假中,我们参加培训学习,每个人发一张草凉席,一把竹扇子,足矣。
记得是结婚的头一年,暑假里,我要去河津中学参加培训。妻子怕我热,精心为我做了一把麦秆扇。
家里有现成的麦秆,妻子选取那种长短均匀、质量上乘的,用开水烫后再晒干,然后编织成两厘米宽的长条,再将这种长条一边缝一边绕成一个圆。做成后,两边用竹片夹住固定好,一把麦秆扇的雏形算是完成了。妻子手巧,还在圆心的地方用红绸子缝上一个五角星,煞是好看。我带着这把精美的麦秆扇子,参加完半个月的培训。整个培训过程,妻子的麦秆扇子是不离身的,既因为要扇风,又因为它带给了我足够多的骄傲。
至今许多年过去了,儿女们已经长大成人,我们全家也从老宅搬进了新房。而那把藏在箱底的金黄灿烂的麦秆扇竟一直在我的记忆里,且依旧那么鲜亮夺目。
那年夏天,我还是民办教师的时候,学校发了一把薄竹片编的扇子。堂哥看见了,就把扇子拿去,用广告颜料在上面精心画了一幅荷花。这算是我第一次看到的扇面画,拿到学校里,同事们争相欣赏,个个赞叹不已。
喜欢扇子,喜欢扇面画,亦喜欢扇面诗。一扇在手,清风几许。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在扇子上留下诸多趣事佳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扇面诗。
最早听到的一首扇面诗,是农村的人们以扇子为话题流传的一首打油诗;“扇子有风,拿在手中。有人来借,等到秋冬。”这首打油诗,是人们在夏天乘凉时彼此取笑的话题,充分说明了扇子对人们的重要性。
最有意思的是,在紧挨纸扇扇面的扇骨上,并排写上10个字;“长日夏凉风动水碧莲香。”如果认真把玩,你会发现这10个字是回文七言诗,倒着念,成前两句;“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顺着念,成后两句;“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摇着纸扇,看着这生动的画面,想着这回文诗的意韵,颇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感。“开合清风纸半张,随机舒卷岂寻常。花前月下团圆坐,一道清风共夜凉。”如今已是电扇空调时代,扇子作为实用品的时代已逐渐消退,但偶尔想起过去妻子编的那把麦秆扇,回味起这些风趣的扇面诗,却还是那么亲切,那么意味深长。
薛振堂(河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