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就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中国的廉洁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尚书·皋陶谟》中就有关于“廉”的论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 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关于“廉”的论述十分丰富。孟子说:“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说:“所谓廉者,必生死命也,轻恬资财也。所谓直者,义必公正,心不偏党也。”法家的另一代表人物管子认为“国有四维”,即“礼、义、廉、耻。”《韩诗外传》所说:“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求非其有。”“行廉以保其真,守清以保其身。”这些名言警句,无不闪烁着廉洁文化的光芒。
古人奉行廉洁从政。《周礼》曾经提出,对官员的考核有六廉:廉善、廉能、廉敬、廉正、廉法、廉辨,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明朝郭允礼撰写《官箴》,提出“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吏不敢慢,廉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最为后世称道。历朝历代都有许多清官廉吏、贤人君子把廉洁品格作为自己的价值理想和政治实践追求,如汉朝的贾谊、董仲舒,魏晋时期的诸葛亮、陶渊明,唐朝的魏征、狄仁杰,宋元时期的范仲淹、包拯、司马光、王安石,明清时期的张居正、海瑞、顾炎武、于成龙等,他们的廉洁思想和实践,对后世产生了积极影响。
官廉则政举,官贪则政危。汉文帝“履不藉以视朝”,他穿着草鞋上殿办公;他的龙袍叫“绨衣”,绨在当时就是一种很粗糙的色彩暗淡的丝绸,就是这样的龙袍,汉文帝也一穿多年,破了就让皇后给他补一补再穿;汉文帝在遗诏中交代简办丧事,建一座简陋的坟地。由于汉文帝清廉的精神和励精图治的实践,才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相反,春秋虞国国君不廉而贪,最后亡国。春秋时期,晋国崛起,晋献公想吞并邻近的虞、虢两个小国家。但虞、虢两个国家相处得十分和睦,结成联盟。晋国如袭虞国,虢国会出兵救援;晋国若攻虢国,虞国也会出兵相助,晋国无可奈何。公元前658年,晋国大臣荀息向晋献公献上一计:“先把两件宝物——屈地所产的名马和垂棘出产的玉璧送给虞国国君,然后以攻打虢国的名义向虞国借道。”几天后,虞公高兴地观赏晋国送来的“屈地良马”和“垂棘之璧”两件宝物。之后,晋国要求虞国借一条进兵道路以讨伐虢国。虞国大臣宫之奇劝谏说:“虢、虞之唇也,唇亡齿寒,晋今日取虢,而虞明日从而亡也。”虞公得了晋国的宝物,就不听大臣宫之奇的劝说,遂许晋国借道,出兵伐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