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肖志涛
这个暑期,许多偏远落后地区再次迎来大批前来支教的年轻人,画面热烈温馨。然而,近年来一些支教活动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走形式走过场,充满功利意味甚至铜臭味儿的支教越来越受到贫困地区孩子和家长的厌恶,这种变了味儿的支教真不如不要。
有些人把支教当成赶时髦,教学责任心不强,搞形式主义;有的干脆把支教当成体验生活和旅游,怎么教、教多久完全看心情;还有的有心无力,明明没有教学的能力却心血来潮凑热闹,误人子弟……这样的支教不但没给孩子们带来益处,反而增加了当地负担,给教学添了乱。更有一些大学生坦言:支教就是为了保研;就是为了自己的简历更好看;就是为了申请国外大学时体现从事过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这些动机都让整个支教过程蒙上了一层功利的色彩,这样的支教效果着实让人担心。
因此,亟需对支教活动加强引导和规范,谨防把支教当成谋取私利的渠道和走捷径的跳板。
要提高支教的门槛,改变只要报名就能去的现状。对支教老师、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必须有所考量,对于缺少教学经验的应该统一组织培训。
支教的时间要严格限定。增加一年以上长期支教的数量,逐步减少寒暑假等短期支教活动,尤其要杜绝支教老师擅自改变支教时长,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现象。
输出支教人员的单位也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对支教人员加强教育和监管,不能只输送不管理,任其自行其是。要结合被支教单位的反馈情况对支教人员进行考评,奖惩分明。
而要从根本上加强支教的公益性,减少其功利性,有关部门还需从制度设计上重新考量。
目前许多高校都有“支教一年 保送研究生”的优惠政策,如今这一政策的激励效果已经显现,如何从众多申请者中优中选优、提高支教的质量应该被提上改革日程;还有些单位,把青年教师职称评定和支教挂钩,造成许多老师不得已才去支教,身在曹营心在汉,类似这样制度应该改革。只有让心甘情愿下基层支教的人去到孩子身边,他们才能相互珍惜和温暖,支教的效果才能最大化,支教活动才会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广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