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又一次被搬上舞台。与从前不同的是,这一次,嫦娥、后羿等所有人物形象并非由真人演绎,而是由一个个木偶来出演——这个盛夏,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江苏省木偶剧团(扬州市木偶研究所)带来了木偶剧新作《嫦娥奔月》。舞台上的一个个木偶,虽不是真人,但在我看来,却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
说起来,木偶戏这一艺术样式在中国已经很古老了,有“百戏之祖”之称,又称“傀儡戏”。汉班昭在《续汉书·五行志》中云:“时京师宾婚宴会皆傀儡。”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木偶还曾用于战争:汉高祖刘邦与匈奴交战,“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刘邦用陈平奇计在城楼装配许多貌若仙女的木偶人,使心怀妒意的匈奴单于冒顿之妻阏氏恐其夫破城后贪恋女色,唆使丈夫解除对平城的包围,使刘邦得以脱险。
与其他表演艺术最大的不同在于,木偶戏里的台前“演员”是木偶,而不是人——因此,木偶制作,成了木偶戏的一个重要基础。
木偶制作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行当。以扬州杖头木偶为例,正常的制作流程有:泥塑、翻模、底拓胎、整形、打磨、装置(装眼睛、嘴巴)、化妆、上色、头饰,除此之外,还有内部结构(控制机关)要做。它涉及设计、装置、造型、化妆、服装等多个行当,一个木偶需要十天到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这里面的学问也很大。比如装置方面,现在的木偶眼睛和嘴巴都能动,有的眉毛、胡子也能动,脸颊还能鼓起来,这就涉及不少机械方面的原理。而任何技术上的细节,都会影响木偶的操纵是否方便,表演效果是否美观。木偶重了不行,轻了也不行;水袖长了不行,短了也不行。
一个精美木偶的诞生,光有技术上的要求,仍远远不够,还必须要有艺术性上的考量。比如,要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和身份,这个角色是威武的还是柔弱的,是愚笨的还是聪明的,这些都应在木偶的外形上体现出来。从事木偶制作近四十年的匡九龙,向我说起了制作木偶的手的细节——如果是老年人,手上骨头要多;如果是小孩,手上则肉多。即便是一双手,也需要体现出这个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职业、爱好等诸多特征。这不禁让人想到了作家茨威格在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对于手的堪称经典的大段描写。木偶制作与小说描写,木偶大匠与文学大师,两者之间,竟是如此异曲同工。
如果说木偶制作给了木偶身体,那么木偶演员们的操纵则给了木偶以灵魂,让木偶真正地在舞台上“活”了起来。与木偶制作一样,木偶操纵也是个技术活,但又不止于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