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把粮食收购入库质量关,是确保粮食存储质量安全的重要措施。图为中储粮宿州直属库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装卸小麦的质量。经济日报记者 刘 慧摄
中储粮宿州直属库准备跨省移库到外省的运粮车。经济日报本报记者 刘 慧摄
今年夏粮收购已近尾声。在我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的情况下,粮食能否收得进、卖得出、管得好、供得上?这些问题拷问着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粮食收购、储存、供应等各个环节,无论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在当前亟需构建粮食系统安全长效机制,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7月22日,记者冒着高温酷暑,来到山东枣庄市了解小麦收购情况。中储粮枣庄直属库储备粮轮换收购工作已经结束,一些分库以及委托库小麦收购还在进行中。中储粮枣庄直属库仓库保管员张燕已经在粮库工作了16年,每年夏粮收购期间是一年最忙碌的时候,她每天早上6点来到粮库,打扫所负责粮库的卫生,对装卸工人进行例行的安全生产培训。然后在作业现场检查粮食装卸情况,对入库粮食进行复检,晚上八九点才能下班。粮库满仓后,她还要花上20天左右时间打扫仓房,整理粮食,并对粮食采取控温措施。对每一个基层粮库保管员来说,收好粮,储好粮,管好粮,就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保护农民利益做一份贡献。
粮食安全深层次矛盾凸显
粮食出现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影响粮食安全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粮食流通改革发展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课题,提高粮食安全保证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三大经济安全”之首。党的十八大以来,粮食收购规范有序,市场供应充足,库存粮情稳定,没有出现大面积“卖粮难”和粮价剧烈波动,没有发生重特大粮油储存事故和生产安全事故。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全面建立,各地保障区域粮食安全的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粮食流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大批危仓老库经维修改造达到完好标准,高大平房仓、浅圆仓等现代化仓型成为主流仓型;粮食行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粮食物流、应急供应、市场监测、质量检验检测能力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