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茂县土门镇,考古工作者在山间古道进行考察,发现一处人工修筑的痕迹。
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绵延200多千米的龙门山脉起起伏伏,在东西两麓孕育出汉羌两族不同的文化味道。
在这,五千年的古老文化在黄土里发酵。近年来,山脉的两侧,新石器时代遗址相继出土:东麓,营盘山、波西等遗址的发现,开启了岷江河谷的先民密码;在山脉的西麓,什邡桂圆桥等遗址的面世,则掀开了成都平原文明源头的面纱一角。
细考遗址的文物,考古专家发现,两麓的遗址,呈现出较高相似的文化面貌。专家相信,道一风同并非偶然,一条古蜀道曾经存在。5千年前,部分东麓的先民翻过平均海拔3000米的龙门山,进入成都平原,繁衍生息。
6月5日,一支考古探险队伍来到四川阿坝州,攀爬龙门山脉。在茂县土门,海拔2000米的山腰间,随着脚下的山路豁然开阔,一条废弃三十年的古蜀道惊现眼前。道路宽2米,容得下3匹马通过,可谓古代的“高速路”。据初步考证,道路废弃了三十多年。
"古道寻踪"
龙门山脉探索古蜀道
6月5日,阿坝茂县,“古蜀文明早期遗址调查-穿越龙门山脉”考古行动启动。行动的实践者,是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德阳、阿坝等地文博机构组成的“古蜀文明先遣队”。他们要共同调查龙门山脉遗址,探索古蜀文明的萌芽之路。
第一站,土门乡。10点半,考古探险队从茂县县城出发了,抵达羊坪村后,当地居民付玉章带领着他们,挺进龙门山脉。寻找一个古城遗址是当天的探索目的,而遗址的线索,正是付玉章提供的。
考古院万娇是古蜀文明早期遗址项目的负责人,上个月,付玉章告诉她,在茂县土门,有一个古城,后来在汶川地震时,被填埋了。这引起了她的兴趣,去年,她在看电子地图时,就留意到在土门,有一个叫“古城”的地方。
万娇说,茂县发现过许多重要遗址,年代悠远,遗存丰富。但所发现遗址都是先民聚落点,一直以来,诸如成都平原距今4500年的宝墩文化那样,由城墙围住的古城遗址,并未出现过。阅读资料方觉浅,于是,接到线索后,她决定躬行前往。就在下决定时,另外一个想法萌发——寻找茂县先民通往成都平原的古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