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厦门8月25日电(记者 付敏、彭培根)福建省第一位持绿卡的外国人潘维廉在厦门生活快三十年了。在这期间,厦门和任何一个中国城市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最让潘维廉印象深刻的变化是这里的交通情况。
1988年潘维廉刚来时,整个厦门只有三条公交线路。“公交车是木地板的,汽车尾气会钻到车厢里来,上车的时候人是白的,下车的时候就是黑的。”潘维廉笑着说。
“三路公交一身黑”,这就是当时厦门交通的窘境,而通过这些年的发展,这个城市已经构建起了高架、道路、地下三位一体的立体式交通体系。
现在走进厦门,道路分明,交通便捷。联通厦门岛内外的跨海大桥、沿主干道高架空中的快速公交道、如绿色长带飘飞市区的空中自行车道以及正在修建的跨海地铁……这些交通设施不仅方便了市民生活,也彰显了城市特色。
厦门市面积约1700平方公里,是个出了名的“小城”,而主城区所在的厦门岛的面积仅184平方公里,更是这“小城”里的一小块。虽然小,厦门的常住人口近400万,大部分集中在岛内,这里人口密度一点也不低。
“如果把厦门市区比作一只手,那么厦门本岛就是手掌,当地人称为岛内。本岛以外的地区就是岛外。五个手指则是连接岛内外的交通线路。”当地导游陈燕红介绍说,五个手指是海沧大桥、厦门大桥、杏林大桥、集美大桥、翔安隧道,简称“四桥一隧”。
这些通道减少了绕行,拉近了岛内外的距离。市民出行不仅更加方便,还大大节约了交通成本。家住翔安的陈燕红说,以前,从厦门岛内到翔安,必须走厦门大桥,然后再从集美一路绕到翔安,票价8元,车程大约2小时。2008年,集美大桥通车后,从厦门岛内到翔安的路程缩短,票价从8元降到5元;2010年翔安隧道建成通车,从厦门岛内到翔安大约只需要40分钟,票价则降到2元。
近年来,厦门不断推进岛内外交通一体化设施建设,现在还正在规划并建设5条贯通岛内外的地铁线路,地铁1-4号线和6号线同时建设。地铁1号线定于今年9月开始体验式运行,年底正式通车。
而在厦门岛内,2008年起,BRT快速公交正式投入使用,系统包括专用车站、高架专用道路和专用车道。今年1月,全国首条空中自行车道——厦门云顶路自行车快速道示范段试运营。
这条全程高架的空中自行车道全长7.6公里,道路都采用绿色为底色,是一个独立的骑行系统。自行车道也将连接BRT快速公交系统,让慢行系统、与公共交通网络结合起来。
“上班族”陈易旻认为,空中自行车道既方便又环保。“我今天专门试了一下,从我住的地方到工作地,骑行空中自行车道只花了10多分钟,平时我开车也要10多分钟,如果堵车就更久了。真的很方便。”陈易旻说。
厦门市相关部门表示,希望通过空中自行车道的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倡导市民绿色生活方式。
到“十三五”末,厦门将有BRT快速公交、空中自行车道、地面公交系统、地下轨道交通三层交通网络汇聚,形成立体公共交通出行系统。
“如今,厦门的‘四桥一隧’和空中自行车道、BRT等基础设施建设,既便利了当地市民,也让国内外游客得以更加便捷地领略鹭岛之美。”厦门市公路局的刘奎太说。
建设城市“里子”的厦门样本
厦门:最美的风景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