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研发人员撤离赛力斯?官方辟谣
2月14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提问“网上有传闻华为研发人员大量撤离贵公司,是否属实”。随后,赛力斯回应,“此为虚假消息,公司与华为长期深度跨界合作没有发生变化。对于损害公司权益的行为和言论,公司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若通过提问的方式制造谣言,公司亦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虽然赛力斯方面迅速回应,但市场仍然出现动荡,盘中赛力斯股价大跌超5%,至尾盘收窄至1%。截至发稿前,赛力斯报收39.42元/股,总市值为590.23亿元。
2016年,小康股份成功登陆A股,随后斥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硅谷创立新能源品牌——SF MOTORS,这正是赛力斯的前身。不过,小康股份的新能源造车之路并不顺畅,不仅连年亏损,在市场上的存在感也极低。2019年4月,赛力斯在上海车展上发布首款电动车——SF5,补贴后售价区间为27.8万-45.8万元,但由于知名度并不高,上市后销量惨淡。
早在2019年初,小康股份与华为举行全面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就技术、产品和渠道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并于2021年4月推出首款合作车型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这款车型被纳入华为官网及线下销售渠道中,当然,相比于SF5,华为智选SF5的销量确实得到明显提升,但还是十分惨淡。
2022年12月,赛力斯(由小康股份改名)与华为共同发布全新高端品牌——AITO问界,并亮相首款中型SUV——问界M5。AITO是华为深度赋能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而问界M5是首款搭载华为最新鸿蒙生态(HarmonyOS)座舱的车型,外观设计、产品定义、功能定型到后期营销都由华为的团队深度参与。在很多用户看来,虽然问界M5是赛力斯生产制造,但其背后却离不开华为的加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问界M5就是华为汽车。此后,AITO品牌又相继推出M7、M5 EV车型。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AITO问界全年销量7.5万辆,其中问界M5以56855辆,成功杀入新能源SUV销量榜前10。
与华为合作之后,赛力斯确实实现“量变”,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如果没有华为的加持,赛力斯又能取得怎样的成绩?从根本上来讲,AITO问界品牌大部分车型都是由华为设计、研发,核心技术也是掌握在华为的手中,同时问界车型还纳入华为终端销售渠道,甚至问界新车基本选择在华为新品发布会上发布,由余承东主导,而赛力斯更像是只负责生产制造的企业。因此,有观点认为,虽然华为在多个场合公开不造车,但却在AITO品牌中发挥巨大作用。
虽然AITO销量大增,但赛力斯却深陷亏损。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赛力斯净亏损26.75亿,同比大幅下降149.89%,这是赛力斯连续第三年出现亏损。至于赛力斯为何出现“越卖越亏”的情况,赛力斯表示:因芯片、动力电池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影响,导致生产成本上升。虽然前三季度实现销量正增长,但是客流进店量和市场推广活动受限,同时影响供应、物流、生产等诸多环节,产品产销量未达预期。
更深层的原因是,赛力斯与华为合作需要支付高额的费用。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赛力斯的销售费用为30.83亿元,而同期为7.57亿元。据了解,AITO问界入驻华为终端门店,好处是可以减少门店建设的费用和时间,坏处是入驻华为终端门店同样需要收费。此外,华为销售AITO问界车型同样可以拿到分成,华为和赛力斯的分成大概为1:9,约有2%是华为的技术授权费用,8%是渠道的经销费用。如此看来,赛力斯想要实现盈利,也并不容易。
2月10日,AITO问界发布宣传海报图,右上角的“HUAWEI”标识清晰可见,而同一天余承东也在微博发布一条关于问界M5的宣传文案,配图同样换成“HUAWEI”标识。据了解,早前AITO问界一直用的都是“AITO”的LOGO,从未有过使用华为标识的先例。对此,华为方面回应称:这一举措仅为突出华为长期深度赋能AITO问界品牌,华为与赛力斯长期深度合作没有变化,未来双方会继续联手推出更多更具竞争力的新产品。
其实,华为造不造车重要吗?在很多用户眼中,问界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华为汽车了,因此华为是否会主导AITO品牌也并不重要了,而更应该关注的是,如果赛力斯失去华为后又当如何。对于赛力斯而言,失去华为后基本就没有优势可言了,而未来华为还会与长安、江淮、奇瑞等车企展开合作,赛力斯并不是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