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性驾驶技术是将相关的驾驶技能和驾驶习惯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形成一套简单明了、科学系统的安全驾驶体系,它能帮助驾驶员更清楚地了解人类的“生理缺陷”、更全面地观察并了解驾驶环境、更准确地预测不确定的潜在的危险因素、更及时地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交通事故。
防御性驾驶的核心是“预防措施”。无论你在哪里驾驶,也无论你驾驶何种车辆,这些因素都将永远存在。当驾驶员掌握了如何有效、及时地观察、预测和行动,并逐渐形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和安全理念时,就可以防止在复杂多变的驾驶环境中发生交通事故。训练驾驶员“更加集中注意力,尽量早地识别并进行有意识地决策,准确而又迅速的动作”是防御性驾驶培训的目标。
防御性驾驶是指将相关的驾驶技能和习惯进行融合,从而形成一套简单明确的安全驾驶体系。其中包括五大原则,分别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洞察危机,预估风险、环回视野,纵观全局、留有余地,保持车距和引人注意,警示车辆。
简单来说,就是驾驶员在开车的是要有“预防措施”,做到及时观察路况、预测车辆和行人的行动,并做出有效的预防决策,从而使驾驶员逐渐养成相应的安全驾驶理念和驾驶习惯。
在驾驶时时候,视野要放在汽车行驶方向更远的地方,而不是只盯着驾驶室前方的位置。因为在行驶的过程中道路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前方随时会有障碍物、汽车变道等突发情况。如果驾驶员没有提前将前方车辆的动向收入眼底,很容易会因为反应不过来而发生意外。
在某些特定的情景要提前预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例如在行人、车流较为密集的地方是否突然会有行人或者车辆窜出。做好了相应的预估,那么驾驶员也就有了充足的反应时间和规避措施,进而加大行车的安全系数。
在驾驶的时候除了要注意远方路况以外,还要将周围的情况尽收眼底,因为汽车一旦上路那么前后左右都会有汽车或者行人存在,这时就要掌握各个方向的动向。例如右边是否有行人过马路、左边是否有人想超车、后面汽车是不是离自己越来越近等,掌握这些信息才能及时作出应变。
任何时候都要和前车保持车距,因为汽车刹车的时候会有一个较长的制动距离,并且对于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驾驶员作出规避措施需要一个反应时间。按照安全文明驾驶原则来看,安全的行车距离要保持车速的千分之一,也就是100公里时速的话,起码要保持100米以上车距,否则很容易会因安全车距不足而撞车。
在行车的过程中除了要规避风险以外,也要提醒他人突出自己的位置,警示他人注意避让。在驾驶的时候很多司机容易因为一些外在因素而分散注意力,特别是雨天、雾天,此时驾驶员要多利用灯光显示自己的车辆位置,以及警示他人注意避让。否则遇到一些粗心的司机,即便自身车技再好也是防不胜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