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山公园,右玉机关干部造林基地,历时数十年种树,这里林木面积已达2万亩。这片林,也被百姓叫做干部林、作风林。
在持续近70年的绿化长征中,人们总能看到干部身先士卒的身影,有人甚至付出生命。
95岁的伊小秃只要伸出手,所有人都会被震撼。那双饱经风霜的大手干枯如树枝,十个手指关节因拿镐头刨土被震得粗大变形,难以屈伸。
伊小秃的手指关节由于长期用镐头刨土被震得粗大变形(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詹彦摄
当年担任北辛窑村支书的伊小秃带着村民硬是种起了4000多亩树,建成了三道防风林。
树绿了,风清了,家门口那一排排的杨树已有二三十米高了。“村里都栽满了,没地了。”见到树就笑得合不拢嘴的伊小秃对我们说。
在山西省右玉县右卫镇北辛窑村,伊小秃(右)和老伴王二凤聊天(7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詹彦摄
县农业局局长王旭东,为了治理滨河公园,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毅然抵押自家房产,贷款3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困难面前怎么办?不干,就是稀泥软蛋,干了,就是英雄好汉!”王旭东这样劝家里人。
张一,杨千河乡党委副书记,群众心中“同吃同住农家院,山药丝丝蒸莜面,走时留下吃住钱”的好干部。2005年4月11日凌晨三点,张一和乡亲们开车从忻州拉树苗往回赶。他下车检查时,被迎面开来的车撞倒,不幸离世。追悼会那天,全乡3000多名群众涕泪成行,十里相送。
威远堡村党支部书记毛永宽,每次带村民植树前,总先自己干,不顾头疼发烧、身体劳累坚持挖坑植树,一次昏倒后再也没醒来。送葬时,媳妇糊了个纸铁锹要放进棺材,村民哗啦啦跪下一片,哭着说:“还带啥铁锹啊?不能让他再累了!”毛永宽媳妇却说:“他一辈子就惦记铁锹。”
……
近70载耕耘,植绿半壁江山,更植绿了右玉百姓心田,植出了干部群众鱼水情,植出了风清气正好生态。
“政策归心,人民奋战;党员带头,干部当先”“艰苦奋斗,有子规之诚;无私奉献,比精卫之坚……”《右玉绿化赋》写出了这片土地绿色奇迹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