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前,当张政满怀信心要干一番事业时,却遭遇了人生的一次“痛感”,人才成为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引进不了人才,转型就是空想。”
正当张政一筹莫展时,国家的“千人计划”为他带来了机遇,张政寻觅到了他所需要的第一位专家。经过艰苦谈判,这位专家最终同意加入企业。成功引进第一位专家后,人才汇集如“蝴蝶效应”,10多名业内专家纷纷加入技术攻关队伍。
张政满心以为,从此企业就会驶上快车道。没想到,又一道“拦路虎”横亘在他的面前:有人才,有技术,却没有设备。“没有设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张政感慨地说。
最终他们通过合法途径成功引进了先进设备。有了人才、有了技术、有了设备,他们终于做出了产品。
转型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经之“痛”,只有从“痛感”走出,才能重获新生。自此,炼石有色公司开始高速转型。
过程看似简单,工艺却异常复杂
“单独一个厂房,目前有2条流水线,生产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听完技术部经理宋扬的介绍,记者走进偌大的厂房,车间里的员工寥寥无几,只见机械臂上下挥舞,产品在流水线上依次通过。宋扬对记者说:“造单晶叶片不是员工越多越好,每个工序只配3至4人,大部分工作都由程序控制的自动化设备去完成。”
宋扬把铸造单晶叶片整个过程简单地概括为“三制三脱”,即制陶芯、制蜡模、制模壳,脱蜡模、脱模壳、脱陶芯。
在蜡模车间,一位工程师将事先制好的陶芯不偏不倚地放在射蜡模具的中心位置。“别看这么一个小动作,对操作人员工艺标准要求很高,陶芯位置稍有偏差,后面生成的单晶叶片空腔就会不均匀,导致整个产品报废。”宋扬如是说。
紧接着,这位工程师将一块装有陶芯的射蜡模具放入机器玻璃罩内,轻轻点击按钮,几分钟后,射蜡模具的空腔注满了蜡,一个叶片蜡模成功制好。“动作看似简单,背后却需要大量的工艺试验和参数设计去实现。”宋扬对记者说,在不同种类叶片蜡模的冲蜡过程中,很容易造成陶芯断裂、冲蜡不均匀、蜡流动方向不一致等问题,为此,他们的试验采取分段进行,在数百次分段试验中找到最优的工艺参数。
蜡模制好了,下一个难点便是制模壳。给蜡模制壳,犹如为它穿上一件白色的耐火“外套”。宋扬介绍,正常情况下,蜡模要分多次按细、中、厚砂3种浆料进行涂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