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
去年以来,中国楼市“冰火两重天”的格局持续。
三四线城市还在为“去库存”发愁,一二线楼市却继续疯涨、交易火热,引得限购政策层层加码。需求旺、房价高,北京、上海、苏州、南京为代表的大多数热点城市,急需“补库存”。针对这种情况,在土地供应的“供给侧”,国土与住建两个主管部门出了个“大招”。
4月6日,两部门同时发布了《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通知》,要地方政府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应,对住房供求矛盾突出、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特别是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规模,去库存任务重的城市要减少以至暂停住宅用地供应。
意思很简单,调控不再“一刀切”,要因城施策,把土地供应节奏和去库存形势直接挂上钩,“一城一策”分类调控。
然而,对于许多城市来说,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一方面,库存紧缺的城市能否加快供地恐怕要打个问号,土地资源是有限的,城市建设摊大饼的老路无法持续,征地拆迁成本也不低,地到底供不供得出来?另一方面,对于部分去库存压力较大的城市而言,减少甚至暂停供地,对地方财政确实是个考验。
卖地
北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就在“供地新政”发布后的第二天,北京市就公布了5年住宅供地计划。按计划,北京今后5年供应住宅用地6000公顷。2017年住宅用地供应1200公顷。这一指标比年初披露的计划翻了一倍。果然计划没有变化快。
如果这一计划得以落实,将很大机会逆转供求失衡、房价上涨预期。但问题的关键恰恰是,北京的宅地供应计划能否完成?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2013年至2016年间,北京的供地计划基本上就没完成过。尤其是2016年,土地供应可谓十分惨淡,部分供应的地块位于郊区,绝对数量也不多,商品房实际供地完成率仅为12.1%。更何况,“以房控人”本身就是北京疏解人口的手段,土地供应不那么积极也就可以理解了。
北京近十年来供地完成率
上海、深圳等城市,形势也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