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指挥部领导也曾担心周湘虎的身体状况无法胜任工作,甚至准备把他这个施工监理撤换掉。但经过几个月的慎重考察,大家感到,周湘虎离不开工地,工地更离不开周湘虎。他以自己的专业、敬业证明,他是发射塔架建设管理的最佳人选。
2016年6月25日晚20时,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新型运载火箭首次点火发射,新建航天发射场首次投入实战,中国航天在这场高难度考试中交出了满分答卷。
欢庆成功的人群中,找不到周湘虎的身影。他和千百名发射场建设者们一样,只是在无人处默默品味着成功的喜悦。
“铺路奠基有我,功成不必在我。”这句话,是人们献给奉献者的赞歌,更是周湘虎铭刻在心底的守望。
因为太在意,所以较真就要较到底
文昌发射场的五大突破。图片来源:海南日报
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两个发射工位距海边只有几百米,施工现场渗水严重、止水困难,周湘虎连续几周泡在齐腰深的积水里,研究岩壁质地,测量渗水速度,统计各种数据,摸索出新型施工工艺,不仅成功解决了难题,还填补了国内同类地质条件下施工止水的技术空白。
干起活来,他能连续在施工现场盯上4天4夜,连吃饭都让人用饭盒送到工地。较起真来,周湘虎也从不含糊。
两个发射工位数百个孔桩,最深的20多米,最浅的也有10多米。周湘虎穿着雨鞋、咬着手电筒,一个一个下到桩底认真检查,防止留下安全隐患。
那些孔桩直径只有1米多,黑暗潮湿、缺氧闷热,周湘虎经常一爬出来就躺在地上大口喘气。战友们劝他不要这么拼命,他说,“自己走到了、检查到了,心里才踏实。”
发射塔架周围的避雷塔高100多米,是守护塔架安全的重要屏障。建成验收时,周湘虎一直爬到最高处,仔细检查螺丝是否紧固、防锈是否到位,从不放过一个疑点。
工作中的周湘虎。资料图
看到接近失明的周湘虎在高高的避雷塔爬上爬下,在场的不少工友都润湿了眼眶。
这些年,经周湘虎检测的钢筋达1.5万吨、混凝土9万多方、钢柱焊缝9000多米,没有出现任何纰漏;由他审核变更的工程项目经费累计达1000多万元,无一错算冒算。
2014年6月,周湘虎负责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两个发射工位如期通过竣工验收,双双被评为“全军优质工程”。
……
干就要干大事,在我热爱的事业面前,病了、苦了,那都是圆梦路上的佐料!
正是凭着这份热爱,以周湘虎为代表的建设者们,守护着神箭一次次壮美腾飞,让中国的飞天之路向着浩瀚宇宙延伸、再延伸!
对事业这样深沉的爱,何尝不是一种中国力量?
这份热爱,告诉你为什么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到长征五号火箭,我们能不断收获中国航空和航天带给我们的惊喜,为什么每个中国人胸中都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为什么中国人越来越自信而有魄力?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