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 国际 社会 文史 经济 滚动

寻梦桂花源

人民日报 2021-10-03 12:11:05
A+ A-

食桂花唇齿留香

在咸宁,桂花开花前有一段典型的低温湿润气候,当地人称“冻木樨”。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得咸宁的桂花质量上乘,花朵色黄、瓣大、肉厚、香浓。

“桂花是药食同源植物,用途广,经济价值高,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吴剑说。上世纪80年代以来,咸安区生产的桂花酥心糖、桂花糕、“淦水牌”桂花酒、桂花蜜酒和桂花浸膏等产品就打出了名气。近几年,新开发的桂花米酒、桂花露等饮品也备受欢迎。

在桂花镇大屋雷村,55岁的雷夕举已经从事桂花酒酿造工作20多年。这是一项祖传的技艺。眼下,他正在清洗家中的7个发酵池,为酿酒做准备。

金秋时节,桂花飘香,家家户户开始打桂花。男人撑着竹竿在树上打花,女人围着树接花,配合默契,朵朵归仓。

“打桂花要用巧劲,桂花树中央的枝条,要上下用劲打;靠边缘的枝条,要往内用劲挑。”雷夕举说。

打下桂花并晒干后,便可以酿酒了。桂花性温、味辛,浸酒内服,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化痰散瘀的作用。桂花酒微甜又带着桂花香,是老少皆宜的饮品。每年中秋节到春节前后,雷夕举家的桂花酒都供不应求,卖到湖南、广东等地,帮助他年均增收3万多元。

近年来,咸宁桂花产业经济效益开始凸显。全市现有桂花100万株,年产鲜花约150万斤。通过发展桂花生产加工等产业,全市已有桂花苗木盆景、桂花食品饮料等企业450多家,年产值超过7亿元。

品桂花代代传承

千百年来,咸宁人种桂、食桂、赏桂,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桂花文化。

大屋雷村有900多年历史,至今保留着传统的中秋祭月活动。农历八月十五的傍晚,全村人聚集在村头,献桂花酒,祈愿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