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时鲁汶大学病毒学教授艾尔弗雷德·贝尔纳表示:“该事件说明整个检测体系存在问题。既然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如此巨大的误差,那么相关食品安全边界就荡然无存,这势必增加人们的疑虑与恐慌。”
而荷兰与比利时互相“甩锅”,显然加重了人们心头的阴霾。
8月11日,主管卫生与食品安全的欧盟委员维特尼斯·安德柳凯蒂斯出来“劝架”,呼吁比利时、荷兰等国停止“口水仗”。他表示,欧盟将召集一次紧急会议,商议如何应对“毒鸡蛋”事件。据法新社11日报道,欧盟各国部长暂定于9月底前召开会议应对“毒鸡蛋丑闻”。
4,问题究竟出在哪?
按理说,欧洲的食品安全体制已经相当成熟。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检查手段,都堪称世界一流。
向欧洲出口鲜虾的泰国商人这样说:能经得住欧洲的食品检验,就一定能符合全世界任何地方的标准。
事实上,欧盟许多管理机制不可谓不严格、不成熟。
就拿这次让欧洲食品安全体系蒙羞的鸡蛋来说,每个鸡蛋上都印有一串编号,就像是鸡蛋的“身份证”,根据它就可查出鸡蛋来自哪国、哪地、哪个饲养场、哪个鸡笼、母鸡饲养状况如何、是草鸡蛋还是普通饲养鸡蛋(分类从0到3),等等。
正是因为有这些“身份证号”,此次事件中,各国才能迅速确定“毒鸡蛋”的数量,迅速追寻“毒鸡蛋”问题的源头。
但在这样“层层把关”的安检体制下,还是出现了“毒鸡蛋”这样的“漏网之鱼”,问题究竟是出在哪?
就比利时拖延上报一事,欧盟委员会发言人米娜·安德烈耶娃说: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首先需要成员国报告相关信息,这样,欧盟委员会才能将这一信息通报所有成员国。然而,欧盟委员会直到7月20日比利时报告这一情况时才知晓此事。
上面提到的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主要是职能是及时通报各成员国国内由于食品不符合安全要求、标识不准确等原因引起的各种风险,进而保护消费者免受食品安全威胁,促进欧盟成员国及欧盟委员会之间的风险信息交流。一个成员国若获得相关信息,有责任迅速做出判断并及时通报欧盟委员会。
欧盟委员会另一名发言人安娜-凯萨·伊特科宁说,如有成员国未能及时将信息报告快速预警系统,则违反相关法规,欧盟将启动相关法律程序。但是,她同时强调,比利时目前并不属于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