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水质要进一步的提升,从今年我们进行了一个调查,往年可能也就是二三种水鸟,今年有二十多种水鸟落户在大运河的两岸。
主持人(黄彦):现在放的照片就是实实在在在大运河拍摄的。
张力兵:通州的摄影爱好者拍到大运河里面的各种水鸟。
主持人(黄彦):有时候自然生物的选择是非常客观,也是有说服力的。
张力兵:这也充分证明水质充分的改善。
主持人(黄彦):从规划专业的角度,魏主任我们在生态规划建设方面有什么考虑,特点又是什么?
魏成林:有三方面的突出:一个是突出绿色,副中心的绿色空间占规划的40%,其中10公顷以上的绿地有20多处,在副中心的建设区范围内绿地15平方公里,15平方公里相当于老的崇文区的概念,意味着通州规划的12个组团里面,每个组团都有一个平方公里的绿色空间,当然具体布局不会是这么均衡的布局,会有集中、有分散。但是我们要求从规划上考虑是要500米全覆盖,10分钟能走到。这是绿色。
第二个特点突出了蓝色,刚才张区长介绍,有19条大小河流从通州境内通过,这样一个特点就是规划要充分利用和考虑,以河道自然的走向,以及和组团之间的关系,把水能够引到组团里,使组团更加的生动。再有要考虑海绵城市,就是通过建筑新材料的利用雨水渗透,使城市副中心节水,同时有利于减缓地面的沉降。
第三是突出清洁能源,我们现在要利用一些新的能源,比如像行政办公区,新能源供热等一些重要问题。
主持人(黄彦):说到通州的话题千头万绪。现在请丁丁说说网络提问。
丁丁:这次关注的另一个关键词是水城共融,灵动的水怎么注入城市当中,我们的网友进行了微信提问:
网友:在国外经常能看到餐厅啊、咖啡馆建在水边,给人的感受非常惬意,不知道以后在副中心是否也会有类似的建设?
魏成林:亲水设计要改变原有,过去我们是叫垂直的堤坝,要用缓坡式的堤坝,同时要把绿色、各种节点综合的考虑好,我们现在在通州有很多的节点,还要考虑和城市的交通、轨道交通出入口结合起来,这样统一形成一个集各种功能为一体的亲水的环境。关键问题是要解决好防洪的问题,因为防洪涉及到城市的安全,两方面都要兼顾到。
主持人(黄彦):说到这儿现场的观众又要提问了,赶紧请出市民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