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细节还有待披露,但基本事实还是很清楚的。新加坡和东盟国家试图在不结盟峰会成果文件中增加东盟内部达成的关于南海问题的新共识,被峰会拒绝。综合各种信息看,《环球时报》和胡的叙述基本属实,但可以补充更多细节;罗虽然辩论套路占优,但回避了根本的问题,显得有些虚伪——他的论述始终没有触及实质:究竟新加坡有没有这个想法、有没有这样做?
套路
罗大使所谓“新加坡没有在提议上面做太多的工作”的说法,说服力并不大。这只是面子上的套路。稍微懂点常识的明眼人都不难了解,此类成果文件的磋商功夫更多的是在幕后,在走廊或咖啡馆,而非在正式会议上。
作为东盟外交方面的“灯塔”或精神领袖,新加坡积极推动此事责无旁贷。没有新加坡等国的压力,老挝断然没有理由做此提议。新加坡即便不是该提议的主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
事实上,27日,中国外交部也间接证实了这一点:“不结盟运动并非讨论南海问题合适场合……事实很清楚,极个别国家坚持要求在成果文件中片面渲染有关涉南海内容,但这并没有得到不结盟运动绝大多数成员国的赞同,有关内容也没有反映包括中方在内的南海问题相关方的共识”。
基于新加坡在南海议题上的一贯表现,加上《环球时报》和外交部披露的信息,我们可以推测出一个故事的梗概:新加坡确实在台前幕后推动了这个提议,虽然具体做法可能未必那么露骨和业余。
在岛叔看来,问题的实质在于:新加坡明明在南海问题上已经选边站了,却还在强调自己“不持立场、只坚持基本原则”。
1
炒作
这并非新加坡首次在国际上炒作南海议题。
比如,今年4月,李显龙表示,“在中美亚洲争霸过程中,亚洲国家心向美国,如果举行’秘密投票’的话,每一个国家都会赞成美国在亚洲地区有更广泛的介入,不管他们在公开场合怎么表态”;6月的玉溪会议上,新加坡巡回大使表示,中国似乎“在干涉东盟内部事务”、“分化亚细安(东盟)”;8月,李显龙访美时更是公开表示,“临时仲裁庭的裁决对各国的主权声索做出了’强而有力的定义’,希望各国尊重国际法,接受仲裁结果”。这一次交锋,也是新加坡南海政策的一次余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