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背后的深层问题是因为长期价格管制,过低的价格导致供应进一步不足,也影响了服务提升。
我们的使命之一是让司机受人尊敬,希望能提高司机合理的收入。如果供应稀缺,就很难谈服务,一个城市里面只有5家国营的食堂,就没法讲究服务质量,吃饱饭就不错了。只有允许涨价,吸引很多人愿意来开餐厅,市场竞争才会自然地制造比较好的服务。今天上海司机最紧缺,直接导致了上海专车的服务相对而言比较差。跟社会发展相比,司机的收入总体上还是偏低,所以滴滴拿出大量的额外补贴,给这些服务好的司机。我们希望服务好的司机有更多的收入和尊严。
我自己去日本、欧洲,看到在当地很多地方还是要打电话叫车,在路边等车,互联网叫车服务没有中国发达,这让我很自豪。但是我看到人家的车开过来,日本司机笔直地站在车边等你,戴着白手套,非常职业地对你微笑,我就知道这里面有职业精神,有中国还不太多的职业精神。过去的一两年时间,我们的专车——如果你坐过滴滴专车应该知道——没有做过一次充返活动,没有搞过一次大促销。整个行业,我们所有的友商都在充100返100,充50返50。而我们在想办法服务好司机,想办法让司机以这份工作为骄傲,让他找到职业精神、职业尊严,真诚的微笑,这样用户才会在出行中感受到愉悦。
衣食住行四方面,一开始都是解决基本的有无问题。但是,能吃饱之后,慢慢地我们都不愿意在家吃饭了,要去餐厅吃饭,因为环境让你觉得舒适惬意。有房子后,很多人周末甚至不在家里住,到酒店去,那个环境让你放松,产生度假的感觉。但是有多少人愿意在车上度过一段时光呢?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车上这段时光总是让人焦虑烦闷。如果大家习惯了有好司机,好的服务让我们期待,情况就不一样了。我希望未来的出行也有高品质服务,让路上的时光一样惬意,值得期待。
所以,整体来说价格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脱离服务质量谈价格没有意义。我们希望逐步地推动价格市场化,我们的价值观是开放透明的。滴滴愿意公开定价的机制,并把加价部分全部给到司机。我们希望未来中国不仅在交通科技,在服务上也能领先全球。我们希望在中国提升司机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同时要降低车和能源的成本,以及通过拼车降低用户的出行费用。
观察者网:您之前说自己没有驾照。那么滴滴有没有自备车辆,就是公司内部的车队?
程维:政府事务部有几辆车。除此之外,公司不备车,任何人出门都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