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翻阅半年报发现,不少小贷公司表示,业绩下滑主要是受经济增速减缓、行业状况不景气、客户融资的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或主动加强风险控制、调整贷款结构、减少风险客户贷款等因素,导致贷款规模出现下滑;也有不少公司提到了或主动(为维护或增加客户降低贷款利率)、或被动(市场整体贷款利率的下滑)的原因导致的贷款利率下降等造成利息收入减少,最终导致营业收入、净利润下滑。
申万宏源新三板资深高级研究员刘靖表示,今年本身就是“监管之年”,加上去年全国股转系统对于类金融公司在新三板市场上挂牌、融资等方面的收紧,包括小贷公司在内的新三板类金融公司都面临一定的监管压力和难以大规模扩张的现实。
部分类金融企业挥别新三板
一些业绩低迷的小贷公司选择离开了新三板。佳和小贷、三花小贷、中兴农贷、通源小贷四家小贷公司已于2016年四季度至今年上半年陆续完成了摘牌。关于摘牌原因,四家小贷公司大同小异,表示是因为公司经营和发展的需要。
例如,通源小贷表示终止挂牌原因是“公司经营和发展的战略调整”,三花小贷更是干脆打算退出小贷行业、终止了挂牌。三花小贷当时表示“拟申请取消小贷试点变更为普通类公司,实现公司退出小额贷款行业的转型发展”,拟退出小贷行业转变为投资管理性公司,而公司为更好地贯彻转型思路,拟申请股票在全国股转让系统终止挂牌。
泰鑫小贷则决定减资,将注册资本由2亿元减少至1亿元。泰鑫小贷表示,受公司所在地嵊州市范围内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投资变得更加谨慎、资金需求持续下降等影响,使得公司的放款余额持续下降,公司在正常经营中无需再维持2亿元注册资本。
昌信农贷的“情节”则更加丰富。由于“公司实际控制人佘昌、陈琦夫妇失联,公司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公司的公章被公安机关扣押,公司员工已经全部解除劳动关系,公司经营处于停止状态”、“2016年年度审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等多种原因,随后被全国股转系统实施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昌信农贷”变为“ST昌信”,惨遭ST处理。
此外,《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自今年初至9月22日,Choice数据统计42家小贷公司中有15家从未出现交易,另有7家累计成交额在100万元以下。而自去年以来一年半多的时间内,新三板挂牌小贷公司基本上未出现定增融资案例。
刘靖提到,不只是小贷公司、类金融公司,包括其他类型公司在内的新三板摘牌公司数量都明显增加。而小贷公司在内的类金融公司,在新三板上受限于政策规定无法实现融资功能,扩张股本、扩大经营规模面临压力,要面对监管的特殊要求,常规和定期信息披露等又需要公司付出人力物力,挂牌带来的相关持续督导、审计费用等又是不断的成本支出。因此,权衡之下,摘牌也是公司的一种正常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