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转变,并非让图书去鎏金带银,而是开书店的逻辑变化,以及服务方式的改变。
王斌觉得,面对潮水,出版业要做的是这么几件事。
第一、激发需求,改变服务方式
从供给端来说,激发需求不能在那里空抱怨,为什么市场不喜欢你了,我们需要改变服务方式。
就像刚才说的书店,书店经营是多层次的,除了生意这块,两头还有很大价值,比如:内容、文化知识怎么跟生活融合?
以机场书店举例,上一代的机场以安全和便利作为第一要务。未来的机场会着重服务体验。比如书店里有餐饮、亲子空间,甚至有机农场,能够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的业态和体验,而这些,在我们的城市店里当然就更应该是标配了。
第二、有所为有所不为
如同秋季大片,绝不是从市场中判断迎合出来的一般,出版市场也是永远迎合不到的。出版不能靠单一形式打天下,越丰富的时候就越要回去。
把一个类别的图书做成一个领域,然后克制,收缩。再去开发另一个领域。这是中信出版社的风格。开发市场,而不是迎合市场。
中信出版社成为了行业风向标,很多人想知道他们下一步的选题是什么。
王斌的选题标准是:可做可不做的坚决不做,吃不准的一定要做。
拒绝平庸、三俗,同质化的选题。“可做可不做”就意味着平庸,纯属为了赚钱而内容低俗的书毫无价值,“同质化”则象征着门槛极低,很容易变成庸俗。比如偏鸡汤系列同质化后,就很容易沦为自以为是的说教。
好的选题和内容一定要推开市场,不能用市场的标准来进行判断。
“如果说合格的礼物就是自己想拥有,那出版也是一样。标准在心中,所有人都知道。只是当业绩被市场挤压的时候,大家会产生抑制不住的冲动想去追逐市场,这时候就需要压制。”王斌说。
第三、坚持人性,顺势而为
不拘泥传统,不拒绝未来,是王斌应对互联网来袭的态度。
他坚守铅字,同时又和众多电子阅读器合作,比如百度阅读、kindle等,还和知乎一起联合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