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今年已经对寿险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政是《中国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保监会76号文),该通知虽然发布于2016年,但受影响的产品大限是今年4月1日。同时,根据今年5月份发布的《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产品开发设计行为的通知》(保监会134号文),不少与其规定不符的产品在10月1日之前将停售。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各大上市寿险公司都在积极应对该项新政,他们的后续发展也受到业界高度关注。
健康险保费一升一降
值得关注的是,在人身险业务中,今年健康险保费一改持续高增长态势,发展步伐放慢,受新政影响明显。而从上市险企的情况来看,今年前8个月,平安健康险取得原保险保费收入14.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3%;同期,人保健康取得原保险保费收入约171.9亿元,同比下降了22%。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平安健康险的原保险保费增速较高,与其上一年度的基数较小有关系,而人保健康此前的基数较高,受到保险新政的影响,其原保险保费规模下降。
具体来说,该项新政即保监会76号文。该文件规定,自今年起,保险公司不得将终身寿险、年金保险、护理保险设计成中短存续期产品。同时,对于附加万能保险和附加投资连结保险等附加险产品,应单独评估该产品的预期存续时间,并判断其是否属于中短存续期产品。受此规定影响,健康险公司多数畅销的中短存续期健康险及万能型健康险停售,进而影响到保费收入。
对人保健康而言,其还经历了一次调账的过程。同时,其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一季度其保险业务收入168.72亿元,但二季度其保费收入变为-3.2亿元。
对这一不符合常理的数据,人保健康相关负责人在半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该公司销售的某款产品,虽然条款责任本身符合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可以按照保险合同进行核算,其核算规则也是按照保险合同进行设定。但实际承保情况来看,投保客户大多未选择保障责任,仅选择投资增值部分。
今年6月份,人保健康按照半年财务报表审计的原则,全面复核了各个会计事项,结果表明该产品不能通过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因此,公司对该产品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调整,涉及到50多亿元保费。
有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国家鼓励发展健康险,专业健康险公司的发展前景也被广泛看好。但在实践中,寿险公司的业务范围能覆盖健康险公司,而后者的业务范围有限,同时其“专业性”尚未很好发挥出来。因此,健康险公司业务既面临普通人身险公司的竞争,同时又有求发展的压力。近年来,随着各种理财性质浓厚的创新保险产品出现,多数健康险公司也在这条路上拼命前行,以求得规模上涨,短期理财型健康险产品大行其道。而随着监管政策的调整,保费收入也应声而落。
事实上,当前业界普遍意识到,专业健康险公司当前发展还面临较大挑战,险企获取医疗数据困难,医疗费用风险难以控制,管控模式尚未明晰。因此,其产品开发和定价都有困难。“健康险公司要实现健康发展,必须在医疗和保险资源共享上找到突破口。同时,要彻底转变发展模式,摆脱唯规模论,扎实做好业务。”上述业内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