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李游,菜鸟基金经理中还有类似冯明远这样的务实派。与李游的成长轨迹类似,冯明远“上位”前有过6年研究员的经历。或许也正因此,他管理资产的风格比较稳健,曾经到多家公司进行调研,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他曾调研过茂硕电源和亿纬锂能等多家公司。
对于公司的选择,冯明远的至理名言是“业绩增长是资本市场永恒的主题,寻找估值与业绩增长匹配的成长股,是应对市场风格变化的不变手段”。作为其判断上市公司的法则,他通常关注的是估值是否和企业的成长性相匹配,并且关注企业的管理者是否足够优秀。
绩差菜鸟祸起重押小盘?
冰火两重天,一些排名殿后的菜鸟基金经理在上半年实战中侧重“搏成长”,正好错过了大盘的上涨,例如金元顺安公司的缪玮彬。
或许把缪玮彬列入菜鸟行列似乎牵强,但在其18年证券从业经历中,他从未担任过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直到2016年10月加入金元顺安基金后,他才迎来机会,同年12月,他接替侯斌成为金元顺安价值增长混合的基金经理。
上半年,缪玮彬采取了跟踪中小创的操作策略,他在二季报中表示:“本基金重点投资于盈利良好、成长性高、前期跌幅较大的股票,组合整体偏向小盘风格。”而中报披露的该基金全部持仓中,包括了55只中盘股、43只小盘股和49只大盘股。若单看十大重仓股,该基金当季所重仓的10只股票也全部为中小创,其中雪莱特、朗玛信息和西藏珠峰是持股比例最高的三只个股,市值分别为51.63亿、115.4亿和48.5亿。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缪玮彬采取了分散投资的策略,仓位最高的雪莱特占净值比仅为0.75%。但二季度以来,二级市场主要是钢铁、有色等板块上涨,缪玮彬选择在中小盘上分散投资,基本也杜绝了因押中某一只股而对基金净值贡献良多的情况出现。
不过,有趣的是,业绩不佳似乎无碍金元顺安对缪玮彬另眼垂青。8月4日,金元顺安公告增聘缪玮彬担任金元顺安桉盛债券的基金经理,其与闵杭、郭建新共同掌舵该固收产品,因此,其也成为一年级菜鸟中少有的“文武双全者”。
基金经理日趋年轻化
记者统计,截至9月5日,在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中,菜鸟基金经理总计有184人,他们一共参与管理了414只基金。
《红周刊》记者对基金经理的从业年限和管理基金的业绩进行了统计,发现两者呈正相关性。记者按照基金经理从业0—1.99年、2—3.99年、4—5.99年……12—13.99年的方式将基金分为7组,按照算术平均法,计算了每一组中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
最终的结果,7组的统计数据分别为:8.27%、5.44%、12.29%、16.41%、27.45%、29.13%和17.16%。从数据可以看出,虽然2—3.99年和12—13.99年这两个时间段数据出现回调,但仍然呈现一个趋势:基金经理从业年限越长,基金的整体收益率明显更高。
对于这种情况,常玏表示,这几年公募基金大量发行,导致人才紧缺,在平台投研团队的保驾护航下,年轻的基金经理被推上前台。市场泥沙俱下是一块试金石,有人沉沦很快卸任,有人一步登天,但成功从不是一蹴而就,尤其在资本市场中,是实力还是运气,还需要时间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