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称,这起借贷纠纷的原告是江苏某果蔬公司董事长易某、总经理桑某某。2014年7月23日,原告易某、桑某某与被告张某、陶某某签订了两份内容相同、数额分别为1000万元和510万元的借款协议,约定还款时间为2015年7月22日。
2016年1月4日,被告张某出具承诺书,认可该笔债务,并承诺尽力想办法联系已经失联的陶某某,并动员其一起积极还款,并且按口头约定的月息2%支付本息。
借款到期后,两被告未能还款,原告遂起诉至法院。开庭后,两被告经法院合法传唤,拒不到庭。审理中,原告放弃诉讼请求中利息部分的主张,仅要求两被告归还借款本金1510万元。秦淮法院审理后,对原被告之间的借款事实予以确认,判决两被告支付借款本金1510万元。
但是,判决生效后,张某和陶某某一直不履行还款义务,易某和桑某某遂向法院申请拍卖扣押张某和陶某某名下的财产。秦淮法院执行局经过工作,在陶某某家中找到了iPhone6、iPhone7手机各一部,项链一条,手表一块,包两个,行李箱一个,并进行扣押。此次拍出27万高价的iPhone7手机,即来自于扣押的财产。
此外,据媒体报道虽然陶某某名下有房产,但已经被相关债权人申请查封多次,因此在此次执行过程中,没有更多可供执行的财产。
■ 解读
违约成本低致流拍发生
中闻律师事务所赵虎律师表示,根据《拍卖法》的规定:“买受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拍卖标的的价款,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或者由拍卖人征得委托人的同意,将拍卖标的再行拍卖。”这其中的违约责任,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就是竞拍者所交的押金将不予返还,在此事件中,押金即为竞拍人交纳的20元保证金。
赵虎分析说,从现有的情况看,竞拍人错看价格的可能性比较小,“天价”拍下二手iphone,一种可能是有人故意破坏拍卖,恶意让手机拍卖流拍;还有一种可能是“恶搞”,但不论哪种初衷,由于违约成本相对低廉,导致当事人即便成交后不付款,对受买者也没有什么太大损失,也就有可能导致流拍的发生。(记者 王巍 林斐然 王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