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年末,浙江网商银行累计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879亿元,服务小微企业客户数277万户;天津金城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4.18亿元,占贷款总额的52%,中小微企业资产占比近70%;上海华瑞银行四部委口径的小微客户贷款余额占全行企业贷款余额比重为55.94%;而温州民商银行所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更是高达81.85%。
不断创新着眼普惠金融需求
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王擎看来,发展普惠需要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同时发力,但更着眼于需求,也就是要增加对金融需求的调查,摸清中小企业和农户有无需求、是什么样的需求,以需求带来供给创新。
如何满足客户的贷款需求?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县,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不断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中国人民银行海盐县支行、海盐农商银行、邮储银行等8家涉农金融机构相继推出“农宅通”“农钻通”“农股通”等金融产品,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同时,实现了涵盖农村集体经济股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和农村土地承包流转经营权三大权为一体的金融产品,推进农村产权的流转、抵押、置换和入市。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发放贷款4.53亿元,涉农主体416户。
“我们设立了3000万元的原始风险补偿基金,一旦农民在贷款过程中出现经营不良,基金和银行将按照3∶7的比例分担损失,单笔最高补偿金额200万元。”海盐县财政局农业科科长吴叶慧说。政策的“牵线搭桥”,不仅盘活了农民资产,也让银行吃下“定心丸”。
有了银行普惠金融“撑腰”,海盐县农民创业更大胆。目前,海盐县已开办家庭农场535家,2016年农产品销售额达2.88亿元。
在鱼米之乡湖北省,当地涉农金融机构因地制宜,推出了邮储银行水产养殖“富民贷”,竹溪农商银行“名贵苗木”抵押贷款、中国银行“菇农贷”、宜都农合行与宜都市政府、保险公司联合开办的小微企业保证保险贷款等产品,满足了农户和小微企业主的融资难题。
农行则在推进互联网金融与服务“三农”需求中找到了契合点。
农行以智能手机等多样化的终端为载体,在电商平台中整合新农合、新农保以及各类涉农补贴等代付业务,农村水、电、燃气、手机缴费等代收业务,为“三农”客户提供丰富的代理服务。同时,开通理财、基金、保险、贵金属等投资类产品线上销售渠道,为“三农”客户提供丰富、便捷的投资理财等金融服务。此外,还为“三农”客户提供线上票务购买、医院挂号、农业信息等生活服务,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截至6月末,农行上线电商平台商户总数已达16.8万个,能支持1400余种缴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