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在潘刚的领导下,聚焦品牌、品质、服务和体验,在渠道建设、营销创新等方面不断发力。以此为基础,近几年,伊利的渠道建设先后经历了深度分销转型期、渠道下沉期、渠道精耕期,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伊利在全国范围内,共有500万个销售网点。通过这些销售网点,每天1亿多份伊利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在深耕传统渠道的同时,伊利的电商渠道也情况喜人。今年上半年,伊利天猫旗舰店同期增速超过300%,在京东超市牛奶品类销售额占比由2013年13%升至21%。此外,伊利还宣布将探索与京东线下便利店的合作,以及与腾讯着手探索快消电子商务新模式。
路遥知马力。数十年的品牌+渠道双驱引擎,为伊利在同业间构筑起强大的“护城河”。凭借综合竞争优势,2017年7月12日,在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2017年度“全球乳业20强”中,伊利集团蝉联亚洲乳业第一,位居全球乳业8强,连续第四次入围全球乳业前十,体现了企业在全球乳企中全方位的综合领先优势。目前,伊利正向全球乳业5强的目标迈进,这也是董事长潘刚对企业管理层提出的发展方向。
增长潜力无限 助推“活力中国梦”
事实上,伊利自身在资源、机制上的优势,也为其未来的增长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往前看,行业新一轮上升周期已经启动。原奶经历了近四年的下行周期后,供求逐渐转向再平衡。伊利通过在南北半球的布局,能够实现淡旺季互补、产销协同。行业整体情况好转,伊利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在其业绩增速上更能清晰体现。
往后看,乳制品行业还有非常大的投资潜力和市场空间。对比发达国家、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全球人均乳品消费量,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还有很大差距。同时随着当前食品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城镇化率逐步提高,二胎生育政策的放开及中产阶级群体的扩大等,这些因素都将驱动乳品消费进一步增长。
往外看,随着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资源向优势企业靠拢,整个市场最终受益的将是龙头企业。对乳制品行业来说,原奶作为成本最大头,谁控制了上游,谁就能成为最大赢家。近年来伊利主动参与全球乳业资源的整合,产能布局的战略协同优势明显,全球化乳业资源保障能力得到提升。
往内看,伊利通过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及员工持股计划,将管理层、职工与公司利益高度绑定,造就了稳定的股东结构和管理层,这种优异的激励机制能够保障长期战略实施。对于伊利来说,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企业带头人潘刚所具备的企业家精神和责任感。潘刚提出了“伊利即品质”的企业信条,持续升级伊利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在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的同时,也为整个中国乳业行业做出了榜样。潘刚带领伊利在整合全球乳业资源的过程中,通过展开供应链金融业务等,实现了与产业链各环节的共赢。
据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企业家(CEO)能力指数》显示,在2015年2655家上市公司中,伊利股份企业家能力指数排名第一。加之入选国家科技部开展的2016年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都印证了潘刚所独具的企业家精神和领导力,这无疑也是伊利价值的重要衡量指标。
乳业专家蒋建平表示,伊利持续在乳业精耕细作,目前无论其产品创新能力还是渠道渗透能力,在行业都首屈一指。加之企业领导人的卓越领导力,这些因素保证了伊利未来业绩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