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智投ICO募资尚未完成,投资者买不买账尚不得而知。不过业内人士表示,成熟市场里对冲基金、ETF等入场或可能促进价值发现,在章法尚未建立的ICO市场,参与各方信息怎么披露也无规则可依,每一具有强大购买力的对冲基金或ETF都可能成为黑暗处的庄家。
实际上,目前ICO市场庄家控盘较普遍。没有可靠项目支撑的劣质代币,若无庄家“帮忙”破发可能性较大。一个项目找了庄家控盘,相近的项目都会找。如此一来,劣质代币动辄十倍甚至几十倍地升值,不找庄家的“良币”则面临被取代的局面。
项目风险大
8月24日,监管层发布《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征求意见稿)》,理出了可进行非法集资行政调查的情形。专业人士表示,目前ICO的众多情形都涉嫌非法集资。
征求意见稿第十五条第二部分表示,以发行或者转让股权、募集基金、销售保险或者以从事理财及其他资产管理类活动、虚拟货币、融资租赁、信用合作、资金互助等名义筹集资金的,并且未经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筹集资金的,应当进行非法集资行政调查。专业人士表示,这将ICO纳入了“非法集资监管框架”。
北京安理律师事务所有关律师表示,ICO是否需要进行非法集资行政调查,关键在于交易结构。眼下流行的三种交易结构中只有“虚拟商品-产品众筹型”在特定条件下可被界定为预售,成为“非法集资”的可能性较低。
上述律师表示,“虚拟商品-产品众筹型”交易结构中,代币是用来支付使用区块链的,其性质往往被认定为虚拟商品,所以属于虚拟商品的预售,而预售通常不存在特殊的监管要求。不过,代币的使用价值和使用行为应当真实存在;且发行代币时不得承诺回报,包括不得根据用户持币数量定期以代币的形式发放利息。违反以上要求的,可能构成非法集资。其余类型交易结构涉及资质都需要审批,若没有审批,则涉嫌非法集资。
关于如何区分靠谱ICO和非法集资,英国区块链投资机构Global Advisors表示,若ICO中区块链的使用不是不可或缺的,投资者可能需要小心。北京区块链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还需要出台细则理清什么叫“代币的使用”,不过一大批项目涉嫌非法集资是跑不掉的。同时,ICO中涉及的交易细节,譬如如何断定庄家控盘、联合坐庄等损害投资者的行为,依然需要明晰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