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一位基金经理8月23日受访时指出,“2015年是国企改革大热之年,一批国企改革基金在市场高位时集中发行成立,导致后面的运作十分被动,很多基金到现在还亏几十个点。但这跟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也有关系,包括仓位控制、选股能力等,发行时点不好并不能掩饰管理糟糕的问题。”
确然,即便是2015年同期成立的国企改革主题基金,也有业绩表现较优者。如2015年6月底成立的华安国企改革,成立以来净值涨幅高达23.5%,在所有国改基金中排名前列。
分羹凭实力
国企改革基金分化的业绩表明,即便国改一次次站上市场风口,但并非人人皆能分羹。尤其当前国企改革并未形成板块性、主题性的行情,如何配置标的对基金经理而言更是充满挑战。
比如,因中国联通方案落定掀起的相关概念股上涨热潮,已经明显出现分化。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表示,“这段时间国企改革的热度确实明显上升,相关概念板块时不时也有异动,但资金游移速度很快,并没有表现出很强的持续性。很多资金炒国企改革都是炒预期,像联通混改的消息之前在市场上已经消化了不少,从去年10月就开始拉了很大一波。所以联通复牌后很快开板,甚至放量调整,因为有部分之前埋伏进去的资金选择获利了结。如果这个时候去追,风险会很高。”
广州一位国改基金经理亦直言,目前国企改革这类主题短期炒作偏多,很难选标的。“我个人更倾向于配置一些本身估值和基本面都有支撑的标的,即便不考虑它作为混改标的本身,将之放在整个A股大环境下也仍然是能够配置的,这样相对来说比较保险。”
确然,涉及七大领域的国企改革投资,对机构的专业要求必然极高。不过尽管“掘金”难度极大,但在十九大即将召开的背景下,多数机构还是认为,国企改革有望获得市场资金的持续关注,酝酿出很多机会。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