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辉说,当前风险处置稳步有序推进,要增强同风险赛跑的意识,特别是要防范部分公司因突发情况引发流动性风险,要做到提前发现、提前预警。对个别问题较大公司,采取“一企一策”,做细做实应急预案,并切实完善好风险隔离机制,必要时发挥好保险保障基金的兜底作用。
“公司要通过‘瘦身’化解风险,一些问题公司持有很多优质资产,但与自身主营业务协同效应不强,和负债不匹配,可以通过转让进行变现。”陈文辉说,对那些问题严重的公司,监管要做好各种风险处置预案和系统准备,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风险。
公司治理失效是另一大风险。据介绍,有的保险公司通过违规股权代持、隐藏一致行动人关系等方式形成“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出现大股东操纵现象。
陈文辉表示,将加强对保险公司股权结构和真实股东穿透监管,加强关联关系穿透性审查,要求保险公司逐级披露股权结构至最终实际控制人,也就是穿透到最后的自然人,并且最后的自然人之间不能有关联关系,禁止代持、违规关联持股等行为。
“吃一堑不长一智是不行的。”陈文辉说,保险要加强对自身风险的管控,决不能由“风险的管理者”异化为“风险的制造者”。
重塑保险监管
“当前保险监管系统的重要任务是重塑监管。”陈文辉说,要重塑保险业形象,首先就要重塑监管。而重塑监管,就要从重塑监管理念和定位、重塑从严监管氛围、重塑监管能力、重塑监管纪律、重塑监管文化等五方面入手。
陈文辉说,重塑监管理念和定位,就要彻底厘清监管与发展的关系。当前要克服把保险监管机构当成“保险总公司”的倾向,监管不要越俎代庖去关心保费规模、增长率等,不要总是片面想把行业做大,认为只有行业做大了才有地位。
他说,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在监管中就会形成“护犊子”的习惯,该出手时不出手。只有干好监管本职工作,维护竞争有序、规范运行的金融市场秩序,使守法经营的保险机构受益,才能使行业保持健康发展。
“监管要长上牙齿,真正管用。”陈文辉说,要重塑从严监管氛围,就要牢记监管职责,敢于亮剑、敢于碰硬,勇于“揭盖子”“打板子”,坚持严罚重处,决不能以任何理由放松监管、懈怠监管。要对个别影响恶劣、屡犯不改的机构,采取顶格处罚,推进实施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取消或市场禁入等措施,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线索,凡是涉及违法的,坚决移送司法,让违法违规者付出沉重代价,形成强大震慑。
当前保险市场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对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陈文辉说,要重塑监管能力,强化纪律约束,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保险监管人才队伍,增强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
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就做不到从严监管。陈文辉说,要重塑监管纪律,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形成有风险没有及时发现就是失职、发现风险没有及时提示和处置就是渎职的严肃监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