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称,当前进一步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进一步增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的市场化程度。
在连平看来,当前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可以更加市场化。相对之前,现在市场化程度已有所提高。在市场有较大压力时,逆周期调节因子固然必要,但也会影响到市场化程度。所谓逆周期调节也需要看市场运行情况,在压力大时采取一些行动,这中间可以有所取舍。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表示,应不断让市场参与主体、相关产品,包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机制都能更好地反映市场需求和变动,同时又不至于对很多方面做出过度反应。市场化意味着需要慢慢接受一个经常变动的汇率,这也要求企业不要轻易地“赌”,而应该使用金融工具防范波动风险。
在宗良看来,不断地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也是一种方向。
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时,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参加者和交易产品,在岸或离岸市场汇率之间的关联度,以及与汇率相关的产品创新都可以不断增加。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于机制之外和机制本身。”谢亚轩表示,首先,机制之外指市场化建设本身,市场主体、产品进一步丰富及放松约束市场供求的一些管制因素,都应该做在前面。其次,对机制本身来说,2%的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不是主要矛盾,主要还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形成机制本身。
另外,连平认为,外汇市场应加大对外来机构投资者开放力度。到目前为止,我国外汇交易中心并没有对所有有资格的外资投资者开放,将来可以允许更多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进入外汇市场参与交易。如此,各个市场的供求关系就会由不同类型投资者和投资机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