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只有完成培训且顺利通过考核,医学生才能获得相应证书。李霞说,倘若没有这个证书,很多医院不会聘用,而一旦拿到证书,不仅可以考执业医师资格证、考主治医师,晋升的空间也会变大。
今年5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田成华就在朋友圈发文,决定放弃研究生导师资格,今后将更多精力都投入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时间引发社会各界关注。
担任科室的病房主任工作很多年的田成华说,期待国家相关部委、中国医师协会、有住培基地的医院理顺和解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一些不协调因素,如学位问题、工资福利待遇问题、职称晋升问题。他希望有一天,住培证书能够成为医疗机构青睐的金字招牌。
住培期间待遇低和培训质量难有保障
今年6月,中国医师协会在其网站公布首批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培训基地遴选公示名单后,一时引发住院医师热议,其中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住培期间待遇低和培训质量得不到保障。
按照国家政策,招收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学员录取上岗后,第一年每月可享受3500元的生活补助,第二年后每月的生活补助增加到4000元,并且还可享受医院免费提供的住宿。
在河南,去年发布的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中指出,省会城市住培基地及协同基地社会住培对象第一年人均收入不得低于4万元,非省会城市不低于3万元。住培对象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后,各住培基地医院应根据其临床工作能力,逐年适当增加补助,不断提高其收入水平。
然而据参加住培的医生反映,有的医院连基本工资都不发,只有国家补助,对于已经结婚生子、需要养家糊口的医生来说,这种待遇差强人意。
中国医师协会2016年年初对全国559家住培基地的专项监测显示,70%的基地住院医师月均补助3000元以上,但有部分培训基地对住培人员的补助仍然偏低,极个别基地不到2000元。部分培训基地没有实现同工同酬,部分基地对社会学员补助仍然较低。
不仅如此,这些医生学员住培结束后还面临竞聘上岗的压力。虽然有小部分住培基地提出“优秀社会学员可推荐留本单位工作”,但由于住培招生数量和岗位缺口之间的巨大落差,留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除了待遇问题,能否确保培训质量将是住培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据业内人士透露,有的住培基地存在应付上级检查的情况,对外单位派去的住培学员的培训并不上心。而且不少住培基地带教老师还存在在高校任教的情况,这就造成了教师既无法潜心研究课题、做实验,也难以用心指导住培学员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