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检察院的检察官苗蓉蓉认为,非法集资案件的激增,说明民间闲散资金增多,老百姓的投资意识增强。但问题在于,很多投资人过于追求高回报率,而忽视了投资风险。
在苗蓉蓉办过的案件中,理财公司许诺的投资回报率最高竟达76%,这种近乎天方夜谭的投资回报,竟然蒙骗了很多投资人。“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他们认为把存款交给理财公司比较简单,只要按月提成就可,很多老年人都是在超市或小区门口碰到发传单的推销员,被忽悠后将自己的毕生积蓄搭了进去,结果被骗得血本无归。”
防范
“一夜成富翁”的神话绝对不能信
如何辨别非法集资?东城检察院的检察官陈涛介绍,非法集资常用的手段首先就是承诺高额回报,以暴利引诱投资人,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其次是编造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比如有的不法分子以开发所谓高新技术产品为名吸收公众存款;有的编造植树造林、集资建房等虚假项目,骗取“投资入股”;有的以商铺返租等方式,承诺高额固定收益,吸收公众存款。
分析非法集资公司的特征,陈检察官介绍,这些公司往往以“基金管理”、“投资基金”、“金融咨询”等冠名,但没有相关的金融许可证。其次是销售人员不固定,只介绍高额利息回报,不介绍投资风险,承诺“保本保息”。此外,这类公司经常依托“私募基金”、“信托产品”、“股权众筹”、“债权众筹”等新兴金融产品,资金去向不公开。公司还会有不正常要求或福利,如给投资人返点,要求投资人签订劳动合同等。有的使用个人银行卡接收投资资金或返利。
检察官苗蓉蓉办理过很多非法集资案件,她介绍,前几年非法集资案件主要集中在实体经济领域,比如林业农业种植、海产品养殖、商品营销等。但近年来大量涌现的是理财、私募、众筹、期权等金融领域的非法集资案件,往往以网络贷款、网络私募、虚拟货币、网络众筹这类互联网金融为幌子吸引投资人。
检察官提醒投资者,对“高额回报”、“快速致富”的投资项目一定要擦亮眼睛谨防受骗。如果市民已遭遇涉嫌非法集资的活动,可向公安机关报警。如果公安机关不立案,检察院设有侦查监督部门,也可到检察院要求检方介入。
本报记者 王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