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共舞长江经济带】西部小城的转型之道 用“深绿”理念建设山水绿城
图集
秀湖公园坐落于重庆璧山,是璧山打造“深绿”城市的重要工程。图为秀湖公园一景。新华网赵紫东 摄
璧山秀湖公园湖面占地500亩,宽阔的水域纳进天光山色,让人心旷神怡。新华网赵紫东 摄
绿树掩映着公园小道,满目皆是醉人绿意。新华网赵紫东 摄
新华网重庆7月3日电(记者高畅 赵紫东)重庆璧山通过打造“深绿”城市,从产业单一、污染严重的城市,变身成为产业集聚、环境宜居的山水绿城。29日,“共舞长江经济带——探访长江经济带区域协同生态发展之路”网络主题活动在重庆启动,媒体记者一行走进璧山,探访这座半城山水满城绿的特色之城。
现在的璧山,绿色是城市符号,是主色调。但在七年前,穿城而过的璧南河因沿岸工业企业污水排入,水色如墨、臭气熏天,大家怨声载道。经过两年整治,如今的璧南河碧波荡漾,沿岸绿树成荫,公园遍布。当地群众自豪地称之为“璧山版的清明上河图”。
出现这种翻天覆地变化的“妙药”在于“深绿”城市这一发展理念。
璧山区区长章勇武介绍,“深绿”城市的理念起源于瑞典,他是由“浅绿”、“中绿”、“深绿”三个阶段组成。“浅绿”城市单指景区化城市,加上环境保护,可称为“中绿”城市,再加上低碳生活、循环经济,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深绿”城市。
章勇武说,“深绿”城市是璧山给自己设立的新千年愿景。要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治水就是切入点。璧山通过“河外截污、河内清淤、外域调水、生态修复”的办法,推进包括璧南河在内72条河流的污染整治。
与此同时,璧山还按照百姓步行15分钟见公园、20分钟见休闲亭的设计理念,相继修建起了秀湖公园、观音塘湿地公园等30多个免费开放的公园、20多个广场和100多个休闲亭。
在城市建设方面,璧山在空间布局做减法,给城市腾出“呼吸空间”。对老城区逐步减载、疏解。城区小范围拆旧后,腾出空间增加绿地和公共设施,并以绿为脉,把城市作为植物、山水、人居、生产等要素共存共荣的生态系统来打造。
目前,璧山正从“中绿”向“深绿”发展,构筑起“山、水、绿、城、人”和谐共处的“绿色谱系”。
环境好了,生态优先了,下一步如何让发展的本底更绿?璧山在向“深绿”城市迈进过程中,大量关停污染企业,优化生态空间格局,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按照这种思路,璧山在重庆率先退出煤炭、烟花爆竹生产行业,整体去除钢铁冶炼产能,单位GDP能耗下降16.5%。吸引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医药三大新型产业入驻,2016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732.7亿元,占比71.2%。
2017年璧山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璧山正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今年力争引进100亿级项目1个、50亿级项目3个以上,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0个以上和一批细分行业龙头企业,借此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如今,传统产业的支柱地位被取代,深绿型生态化城市和高科技、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耗能的绿色产业正快速发展,绿色已经从里到外固化为璧山的城市符号。
(责编:孙博洋、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