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县古城镇前宋村一家养鸡合作社的员工在鸡棚捡拾鸡蛋。
新华社记者 朱旭东摄
信息预警很重要
盲目跟风者赔钱,逆向操作者也赔钱,原因是掌握的市场信息不准确。以为后续还有大行情,实际上即将面临供过于求;以为同行纷纷退出,实际上有一大批人正在进场。
为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生产,农业部门在信息预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在蔬菜生产方面,农业部在全国580个主产县设立了信息监测点。在农副产品价格方面,农业部在全国500个集贸市场设立了监测点。上述监测点采集的信息当天就能在农业部官网上看到。
除农业部之外,商务部、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近年来都建立了农产品管理数据和监测预警系统,通过网站等媒体定期发布预警信息。
然而,实际运行中,却存在信息准确度欠佳、实用性不够、推送难到位等问题。例如,2015年按北京夏季蔬菜主产地河北省张家口农业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地架豆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不少。但刘通认为张家口架豆播种面积显著减少,预判北京夏季架豆价格将明显上涨,其依据是当地种架豆所用的竹竿上年供不应求,2015年却滞销了。果然,2015年8月份第一周,北京新发地架豆批发价比2014年平均高出205.56%。
农户生产随意性很大,基层农业部门人手有限,要确保数据采集高度准确确实很难。农业部蔬菜市场监测预警首席专家孔繁涛建议,主产区有关部门可持续深入开展蔬菜种植意愿调查,将调控关口前移,提前研判蔬菜市场供需形势,利用互联网、手机APP、电视、报纸等手段,及时发布监测预警与市场供需信息,有效引导菜农理性安排生产。
“现有的农业基础数据库建设一般以部门业务为中心,容易造成数据库建设成为部门行为,而非整个农业管理行为,不能充分发挥有效的预警作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国际情报研究室副研究员朱增勇建议说,应整合完善农业部、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的数据库系统,构建全产业链的各种农产品供求预警系统。
供给侧改革是关键
要从根本上解决部分农产品供需失衡、价格大起大落的问题,还得依靠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尽快改变大而不强、低端同质竞争的现状。
在农产品消费需求量大致稳定的情况下,决定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是供给。以今年价格深度下跌的蔬菜为例,由于种粮收益偏低,近年来不少地方将鼓励农民改种蔬菜作为一项富民工作来抓,以致不少蔬菜品种供过于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蔬菜播种面积2200万公顷,比2006年的1663.9万公顷扩张了32%。早在2014年,我国蔬菜年产量就超7亿吨,人均年占有量1000多斤,均居世界第一,产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50%以上,但低端产品供给过剩,绿色、有机等高端产品严重不足,季节性、区域性供需失衡问题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