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美团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全国3万亿的餐饮市场中,小龙虾市场从2015年起获得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现已超过1000亿元,人均消费额达到84元。
让巨头兴奋的除了小龙虾达千亿的市场规模,还离不开多元化的消费场景。小龙虾不仅有适合聚餐的线下实体店,还有懒得出门时的线上外卖。可以是正餐,也可以是嘴巴寂寞和出行时的休闲食品。在线上流量获取越来越昂贵的今天,巨头们在线下开起或合作的龙虾小馆,可以自然地完成线下流量的累积。
民以食为天。一盘经过精挑细选、质量上乘、肉质饱满、腮净腹白、采用秘制配方、匠心调味、经过高科技保鲜技术、配送快速的小龙虾,或许正是电商巨头眼中最性感的“新零售”故事中的主角。
所以,阿里巴巴必须要强调“天猫小馆的小龙虾获得了阿里巴巴的数据支持,被赋予了需求数据的翅膀,是一次新零售下的消费升级。”在阿里巴巴看来,一只简单的小龙虾也可以拥有属于它独有的可追踪化、可优化的数据。它可以打通消费者认知、兴趣、购买、忠诚及分享反馈的全链路,也是一次线下线上联动,新零售时代下的消费升级。
网易严选的小龙虾会特别强调“经过严格筛选层层把关,挑选最优质的小龙虾产区和生产厂商,全程把控生产环节,并通过对商品品质做第三方送检和严选品控的飞行验厂确保产品的品质。”除了紧扣“严选”,突出品牌,消除人们对吃小龙虾不干净的担忧,售卖食品也是快速增加平台SKU(商品种类)、考验物流速度、综合实力的一次演练。
为什么是小龙虾?
虽然同属生鲜电商的范围,但比起红火过的车厘子、生蚝、大闸蟹,小龙虾更本土化,更接地气,价格也更亲民。
它是天生适合社交的食品,当你左手去头、右手剔虾线,三揉两捏,从红衣中取出虾尾,准备征服一只小龙虾,体会从唇齿舌尖流到心头的快感时,根本不会去理会突然响起的电话。它恐怕是互联网时代难得的能让大家暂时把手机放在一边的食物了。
它具备跨越年龄、跨越地域的神奇气质。百度外卖对北京晨报记者透露的一份小龙虾销售数据显示,2017年3、4、5三个月的北京地区小龙虾订单量分别为16万、20万和28万单(流水额3800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从订单分布情况显示,东直门内商圈(簋街)依旧为小龙虾订单最大区域。而知春里、安贞、三元桥和灯市口四个商圈的订单紧随其后,并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尤其是知春里商圈,其在5月份的小龙虾订单量近万单,甚至超过了东直门内。“知春里商圈高校、互联网企业较多,毕业聚餐、工作聚餐的外卖需求也许起到了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