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华鲟而言,目前收集到的数据只能反映它们在长江段短暂的生活,它们到达大海以后,就脱离了人们的视线范围与掌控。如何延伸至海洋,对中华鲟形成一种全周期的追踪与保护?除了继续探索寻求新的技术外,更要得到行业乃至国家的支持。
保护长江生态:
为中华鲟守住家园
中华鲟是一种洄游鱼类,为了繁殖,每年夏秋,在大海长大成年的中华鲟,齐聚长江口,逆江而上,开始其浪漫而艰辛的繁殖之旅。历史上中华鲟是要洄游到金沙江繁殖子孙后代的。1981年,葛洲坝截流后,洄游受阻的中华鲟改变了去金沙江产卵的习性,在葛洲坝下形成了自然产卵场,并且持续繁殖至今。
产卵场是中华鲟整个生命周期的重要场所,也是人类可以试验保护手段的重要场所。为了进一步保护中华鲟,有关部门建设了河口中华鲟保护区、葛洲坝下中华鲟保护区等,成为中华鲟的“避风港”。但是,人类活动不断对中华鲟的自然繁殖行为造成影响,2013年至2015年,在葛洲坝下游连续3年没有监测到中华鲟自然产卵的迹象。人们一度悲观地认为,葛洲坝已经丧失中华鲟“产床”功能,甚至认为中华鲟自然产卵现象已经中断。
2016年11月24日,科研人员在长江葛洲坝再次监测到野生中华鲟产卵活动,让人们重拾保护中华鲟的希望和信心。“这说明葛洲坝下依然具备野生中华鲟繁殖的自然条件,说明中华鲟种群尚维持有一定数量。如果能真正把中华鲟的水生环境保护好,现在放流的中华鲟就会成为野生自然资源。”李志远说。
中华鲟性成熟周期长,一般雄性中华鲟要9年才能成熟,雌性要14年才能成熟,保护的难度很大。中华鲟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在我国近海摄食生长,活动范围覆盖了北起朝鲜西海岸,南至中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海域,近海生存环境的恶化是造成中华鲟种群数量持续下降的重要因素。保护中华鲟绝对不仅是在实验室、在养殖车间的研究与繁育,更重要的是要在更大的范围和空间为中华鲟提供适宜生存繁衍的环境。
李志远认为,如果把中华鲟保护好了,我们就有能力更好地保护长江所有珍稀鱼类。保护中华鲟等长江流域的珍稀鱼类,还需要呼吁全社会关注长江的生态保护,共同努力,实现和维护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平衡的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