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股份2016年年报披露,其2015年和2016年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分别为2.24亿元和2.95亿元,分别占当年应收账款期末余额总额的91.45%、84.16%,以坏账准备0.5%的比例计提,则以上两年分别计提了112万元和148万元。假设我们按照同行业公司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按照5%的比例进行计提,则在2015年和2016年中,大象股份将分别需要计提的坏账准备金1118万元和1477万元。也就是说,仅仅通过降低计提比例,大象股份每年就能少计提上千万元的坏账准备,而这些上千万元收入直接对该公司当年的利润产生很大影响,让其盈利表现更加强劲,如此做法一旦体现在资产评估中,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的结果,让大象股份评估出更高的价值。
薄弱的“造血”能力
一个企业现金状况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足够的现金流可以满足再次投资生产从而使得利润持续,现金流可以体现出一个企业的盈利能力,在判断一家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过程中,现金流量比利润更重要。
从天山生物披露的并购预案来看,大象股份的现金创造能力相当薄弱,其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前6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值,而且在这两年半的时间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金额超过了2.8亿元。连续数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均为净流出,而且流出金额还不小,现金创造能力实在是惨不忍睹。那么,现金创造能力差会不会是广告、传媒公司的通病呢?
《红周刊》记者依据数据整理了部分广告、传媒类上市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情况。从结果来看,该行业内有诸多公司,现金创造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部分公司即使个别年度出现净流出情况,接下来也会得到改善。比如:印纪传媒、省广股份等公司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一直都不错。而思美传媒、蓝色光标、引力传媒等公司虽然在个别会计周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值,但同样也是很快会有一定改善。而大象股份不但在以上周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且根据其登陆新三板时披露的公开转让书来看,公司在2013年和201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均为负值,也就是说,该公司至少有4年半的时间内,没有因生产经营产生现金流净流入了。
对于一家创造不了现金流入的公司,其业绩情况再漂亮,恐怕也只是“驴粪蛋子外面光”。对于现金流本身就不充沛、且并购资金来源尚且无法保障的天山生物来说,如此高溢价并购一家没有“造血”能力的公司,恐怕不能称得上是明智之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