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给王述泉带来很大触动,“从那时起,我有了一个强烈的心愿,就是制造出中国人自己的工业级无人机”。
王述泉认为,工业级无人机早日实现“中国制造”的意义,不只是突破他国的产品和技术垄断,还因为工业级无人机将成为推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利器。
在工业级无人机的市场应用方面,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差距明显。以最常见的应用场景农业植保为例,目前,美国拥有无人机4000多架,能完成其国内60%以上的农药喷洒;日本有无人机3000多架,能完成其国内45%的病虫害防治。尽管我国农业产业规模巨大,无人机在农业植保上的应用却少之又少。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农民给作物打药时,往往要顶着烈日,背着药箱,很辛苦,也很低效。其实,这些工作靠无人机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王述泉认为,这是中国需要追赶的方向,也意味着巨大的市场空间,“此外,在电力巡检、警用安防、抢险救灾、航空测绘等领域,无人机的应用前景都很广阔”。
王述泉希望自己研发的无人机能够参与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之中,“如果能够实现,我会觉得自己的工作真正推动了社会进步,是一件让人特别有成就感的事”。
创业是不能停下的马拉松
创业之路处处有坎,面对资金短缺等难关,王述泉不回避,不退缩,步步为营,公司也最终度过了最艰难的阶段
“创业是一场马拉松,我必须一直奔跑。因为我知道一旦停下哪怕一会儿,我就失败了。”创业数年后,王述泉有了这样的感悟。
2010年,带着做世界级工业级无人机的雄心和对市场前景的信心,王述泉开始了这场“马拉松”。
当时,王述泉的哥哥在青岛大学任教,在他的帮助下,王述泉在青岛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成立了无人机研发中心实验室,带领4个青岛大学的学生组成研发团队,开始了工业级无人机的研发。
研发工作开始之前,王述泉对市场进行了详细考察,决定将无人机规格和机型定为100公斤级直升机。“当时奥地利研制的S100机型在国际市场上比较流行,其最大起飞重量为200公斤,任务载荷50公斤。我们考察了它的载荷、造价等元素,认为这是比较符合市场需求的规格,于是就参照这款机型,把准备研制的无人机规格定为100公斤级,载荷量35公斤,比S100的规格略低。”王述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