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志如何体现当地特有的地名文化成为共性问题
“江桥”抗战、“卢沟桥”事变、“遵义”会议、闯“关东”、“刘老庄”连等,地名与事
物融为一体、相映生辉
图、录、典、志的编纂齐头并进之际,被聘为国家地名志编委会学术顾问的商伟凡认为:在地名普查的各项硕果中,地名数据库以其应用之“广”、地名志以其钻研之“深”并立前列,堪称日后长远地名工作的“左膀右臂”。然而,以往的地名志未曾在国家层面编纂,地方多自行采用“典、志合一”甚至“图录典志合一”的方式出书。如今地名词典、地名志各行其道,彼此内容不能混淆,果断弄清两者区别已成当务之急。
在商伟凡看来,地名词典属于知识普及型工具书,内容体现其“广”,包罗万象且点到为止,是对点、线、面状地域的综合概括,让读者对此地“知其然”;地名志属于专业领域的学术专著,总体框架参照地方志的一般体例,内容体现其“专”,主体为地名的基本要素及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让读者对此地某些方面“知其所以然”。尽管地名志对名称由来不展开讨论,但规定的“引经据典”“诸说并存”已在帮助读者分析、鉴别。
商伟凡认为应当讲清楚的是:如果某地是地名词典、地名志同时编纂,那就必须在内容上将两者区分开,不能搞成“两个名目、一套内容”;如果当地决定只编一部地名志,也可以沿用过去“典、志合一”的做法,也可以有所创新。在地方典、志的编纂体例上,江苏《常州地名历史文化大辞典》 做了积极的尝试——每个地名词条包括三部分:其一为传统辞书释文;其二为典籍原文罗列; 其三为相关故事、传说及文化现象记述。
在现今开展包括地名志在内的各项地名工作中,如何体现当地特有的地名文化,成为各地都在探索—实践—再探索的共性问题。在商伟凡看来,所谓“地名文化”分为内、外两部分:内层是地名本身具有的文化现象,包括地名的基本要素,特别是负责发声的语言要素、负责书写的文字要素以及古今命名、更名的理念与方法等;外层是由地名阐释、代表、承载的社会现象,其标志就是地名已与某种事物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基于这种“地名文化”观,商伟凡倡议新一代地名志增加地名的社会应用内容,重点体现历史形成、社会公认、世代相传的地名与各种事物融为一体、相映生辉的文化现象。此类非冠以地名不可的事物,分布在社会各个领域,例如:“江桥”抗战、“卢沟桥”事变、“遵义”会议、闯“关东”、“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辽宁”舰、“大连”服装节等。
□本报记者/王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