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股份后,麦田投资转手就将其质押进行融资,其质押比例较高。如去年9月8日的公告显示,麦田投资在押股份1.90亿股,占总股本的23.02%,占其所持股份的95.38%。
再来看估值2.02亿元的园林资产,赠与前三年,其每年的营业收入数千万元、净利润均超700万元,但是,到了2015年,其营收降至1490万元,净利润为亏损13万元,去年的营收只有32.66万元,亏损1925万元。
如今,园林资产已被列入急需出售的劣质资产。
与此同时,到今年3月,1.99亿股4年的锁定期刚过,麦田投资就将其所持股权以11亿元卖给了浙江浦江域耀,华塑控股的实控人由李中变为李雪峰。这是华塑控股上市以来实控人第五次变更。
突围路径难寻,短期内或难脱困
财务危机显露、资产盈利能力偏弱,华塑控股仍将摆脱困境的希望寄托在重组身上。
目前,华塑控股的主营业务主要有贸易、园林、房租收入及物业,曾经占营收九成的塑料建材因子公司严重资不抵债而处于破产清算阶段,园林资产也因亏损正在筹划出售。如此情况下,公司仅剩下贸易和房租等业务,这两块业务显然不能助其脱困。
9月1日,华塑控股发布重大资产重组进展公告显示,7月18日停牌筹划的事项正在推进。 此前,公司曾公告称,此次重组涉资产购买及出售,其中购买资产部分拟向非关联方现金收购医疗服务业行业资产的控股权,出售资产为公司持有的成都麦田园林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对方尚未最终确定。
“华塑控股已经沦为壳公司,但不是一个干净的壳。”一从事并购重组的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8.25亿股的股本,目前市值近50亿元,负债偏高,陷入的法律纠纷较多。“在如今IPO提速下,愿意借壳的公司不多。”该人士说。
有市场人士称,华塑控股多次转型不成功,最大问题在于资本运作的成分太重,真正做强实业的意图并不明显。在其看来,为了脱困,华塑控股也有点饥不择食的意味。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壳及脱困,华塑控股因虚假重组、财务造假、信披违规等诸多问题,多次被监管层处罚。
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02年至今,华塑控股的违规记录多达43条,最密集的处罚集中在2012年至2014年。其中,2014年8月,证监会就两次对公司及相关高管做出处罚,涉及信披违规、年度报告虚假陈述等,其中2010年、2011年连续两个年度的报告存在虚假陈述行为。
针对华塑控股此次重组,上述市场人士认为,如果不属于卖壳或者类借壳,仅是简单收购医疗资产,短期内也难以脱困。在其看来,几次更换实控人后,华塑控股自身经营环境不太好,想要收购到优质的医疗资产也非易事。“除非给出足够的诱人条件。”该人士说。
上述从事并购重组的人士认为,深陷内忧外患的华塑控股究竟如何突围,要看控股股东的实力和决心。在其看来,如果控股股东仍然抱着资本运作目的,靠投机取巧牟利,则脱困的希望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