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解人口 逐步调迁传统产业 开展生态修复
“人口规模持续扩大,是特大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时至今日,成都已有1600万人口。”王新前认为,从容积率、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等来看,成都中心城区都相对偏高,在中心城区发展空间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就需要对用地比例和建筑开发强度进行控制和降低,“搬迁拆除后尽量不建高楼大厦,在降低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开发度的同时,开展生态修复。”
“建筑开发强度降下来,用地比例降低,人口就进一步疏解了。”王新前表示,城市发展模式应从传统的增量规划到存量更新的转型。他认为,中优”区域应逐步调迁一般性制造业、批发市场等传统产业,把高集聚度的非文化类公共服务设施和低产出的产业形态向外疏解和转移。
今年以来,按照“综合枢纽、超级广场,城市客厅、商务中心,都市之窗、中轴门户”的功能形象定位,金牛区正在加快推进火车北站、铁路局和木综厂等三大片区二次开发,加快形成市级商务核心区。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成都老城北片区,将在数轮“手术”后,崛起一个高大上的人北中央商务区。这是成都全力推动传统产业关闭调迁、提升改造和转型发展,积极引导市场业态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
优化空间 构建小游园微绿地 市民享受绿色
上周末,位于高新区大源片区天府二街与三街之间的吉泰二路上人来人往,街道空间没有一点阻碍。在天府四街至天府五街之间,一条500多米长的蓝色自行车道十分引人注目。高新区桂溪街道城管科工作人员张智峰说,如果从高空俯视,这片区域方圆300多亩的范围内,可以清晰看到一栋栋独立的楼房,而路网边缘没有一堵围墙,街区切割得更小、路网密度更大,更方便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今年以来,按照“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成都通过构建小游园、微绿地等为市民提供更多绿化开敞空间,同时结合这些空间传承巴蜀文化。到今年年底,成都市中心城区小游园、微绿地将先行建设完成50个项目,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就在最近,青羊区首个小游园、微绿地“红墙记忆园”初步建成,附近许多居民感叹,“政府拿这么好的一块地来建这么漂亮的小游园,让我们享受生活,真的是舍黄金、出健康。”而在位于府城大道和益州大道十字路口附近的2000余平方米的“紫薇园”,因种植的主题花卉为紫薇而得名,其采用“海绵城市”理念,步行道全部采用透水材料铺装,雨水通过铺装透水垫层内的万孔管收集排入绿地生态植草沟,对雨水进行收集、自然净化及下渗。
专家说
依托锦里等旅游资源
增强旅游吸引力和带动力
“这一切的出发点是,城市最核心的是人。”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陈懿说,从成都探索基层综合文化服务新模式,进一步将文化功能“下沉”可以看出来。按照《成都市中心城区社区综合体规划》《成都市中心城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的要求,明确提出成都将规划建设200处社区综合体、300余个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公共服务的不断升级,意味着更多便捷与实惠。
陈懿表示,在提升城市宜居性和舒适度的同时,成都通过科学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可以依托宽窄巷子、锦里、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杜甫草堂、武侯祠等旅游资源,增强旅游的吸引力、竞争力和带动力,推动这座城市以更加开放、更加蓬勃的姿态走向世界。
成都晚报记者 涂文全 摄影 李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