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作协会员彭冠英在听闻碑林一事后,主动找上门来,将一篇挥挥洒洒的《璧山赋》和1.3万元现金交到了幸世英手中,碑林中最大的一块石碑(3米高、五米宽)也由此诞生。
就这样,一块块石碑从无到有,蜿蜒点缀于古道旁。让幸世英看在眼里,乐在心间。
保护碑林
老人三年夜宿山间小窝棚
筹款难,碑林的建设也不轻松。由于附近坡面的石质疏松,所以几乎所有的碑文都是刻好后用水泥等材料进行固定的,在尚未干透时很容易被破坏。于是,一旦有新的石碑开建,幸世英总是要守到天黑才下山回家。起初,幸世英本想自己掏腰包请人守夜,没想到根本没人愿意来,有人甚至还说:“这山上荒无人烟的,鬼才愿意来守夜!”
无奈之下,幸世英只好在山上搭了一个小窝棚,晚上自己守在山上。这是一个不到一米高的小棚子,条件非常简陋,当时此处由于附近没有住户,每到夜间,寂静得可怕,特别是冬天,晚上更是寒风刺骨。当时已70多岁的幸世英,独自守在此处,其艰辛可想而知。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三年,直至山上新建了农家乐有了可供住宿的地方,这样的日子方告结束。
幸世英十几年如一日地为碑林而奔走,让很多人都感到不解:“幸老师,您都这么大把年纪了,图个啥哦!”幸世英说,这些年来,自己所获的每一笔筹款,都是一分不差地用在碑林的建设中,自己还倒贴了不少钱。
从1995年立第一块石碑起,到现在,22年的时间,青云驿道的山壁上,已经密密麻麻伫立了580块石碑。每一块石碑的建立几乎都有幸世英的参与,无论是选址、或是内容,还是筹款,幸世英都亲自操办、劳心劳力。每一块石碑上都凝结着幸世英的汗水和智慧,见证了他的付出与辛劳。
“不怕做,就怕做不得了。”迟暮之年,幸世英依然奔走在青云山间,管护着碑林。他四处募捐,在碑林的附近,建立了两座凉亭,翻修了一条古道;每年坚持上山清洗一次碑文,为石碑上的字重新上一道漆。
在他的影响下,村民们自发清洁驿道、打扫碑林卫生;而他的学生们,则接过了他手中的“活计”,自愿无偿管护起碑林。
莫道桑榆晚,最美是夕阳。
青云山很大,大到让人看不到边;幸世英很小,却像有无穷的力量,托举起整座山脉。
从500多块石碑建成碑林,到数十年如一日义务管护,再到四处筹集资金建设休息凉亭,幸世英给了人们太多的温暖和感动。在八塘镇,人们都说,幸世英,就是活着的“丰碑”。
本报记者 谭艳华 通讯员 张承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