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18岁种下的树,到现在已经60年了。那边那棵树有100多年了,是我爷爷那辈人种的。”不远处就是薛虎军家的果树地,薛虎军78岁的父亲一边说,一边踩着梯子灵巧地上了一棵树。他说自己最爱上树摘果,技术比年轻人都老练,而在村里,像他这般年纪的老人也都经常上树摘果。记者走到百年老树跟前,伸出胳膊想抱一下,发现抱不住。树的直径粗略估计有七八十厘米。
采访中,72岁的村民高天福推着三箱刚从地里摘下来的苹果往家走,他说这几箱苹果要留给在太原做买卖的儿子,儿子以前也在村里收沙果往出卖,今年收了一车沙果没赚钱还赔了不少,所以儿子也没再收。
10万公斤沙果找销路 您愿帮忙可联系负责人或本报
薛虎军说,根据每棵果树的产量以及水果商贩从村里收走的数量看,前年村里沙果的产量在12.5万公斤左右,今年沙果的产量能达到22.5万公斤,除了雨季前期卖掉的一部分沙果外,现在粗略统计,挂在树上没摘的沙果还有10万公斤左右。
“往年有6辆大货车来村里收,今年收果子的车少了,我们试着联系商贩,人家都不来收沙果。”薛虎军提起收购果子的事儿,一脸惆怅。返回的途中,记者遇到一辆正在收沙果的货车,车主告诉记者,往年都是一拉5000多公斤,今年却只有3000公斤,收的价格也比往年要差一些,主要是卖不出去,“市场上的品种多了,人们不是特别喜欢这个品种的苹果,销量就会差一些。”车主说,好一点的果子收的价格在1.5元,不好的果子他五六毛也会给村民捎走。
这段时间,每每遇到来村委会诉说沙果卖不出去的村民,薛虎军也都替他们着急,他说就连乡政府也在帮忙想办法。“全村158户,很多人都外出打工,村里留下的都是年龄大些的老人。对于家里有车的,子女们都帮忙捎到太原的市场上去卖,而没车出不去的村民可真是发愁,只能等收水果的商贩来收。”薛虎军说,他们也在给村民找销路,计划明年进行一些深加工产业,比如把沙果制成果干、果脯、果酱等,可今年的沙果还挂在树上,着急出售,希望大家能来采摘或收购,给辛苦一年的村民减少损失。
市场上的沙果销售情况如何?记者走访了几个果摊,只在一个果摊上找到了售价在3元左右的沙果,摊主告诉记者,沙果的销售不是特别好,即便是降价销售都没有人来买。
本报记者 杨洲芬 实习生 马勤兰